诗意画中踏春行

2025-04-22 黔东南日报 吴恒亮 吕铀

  清明节,心间那股对家乡炙热的眷恋,驱使我带着老伴张平梅,女儿吴丹,儿子吴顺、侄儿吴海波全家等,从凯里山城自驾车奔赴魂牵梦绕的天柱县远口镇黄田村。故乡的模样,在小时记忆的长河里从未忘记,那熟悉而可爱的土地,总是飞扬着昔日少年的笑语欢声。

  早上8点,毛毛细雨洒在大地,正如诗人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和老伴、儿女自驾小车,开启这场期待已久的踏春之旅。小车缓缓启动,沿着天柱、远口、黄田村庄目标驶去。

  车子行驶在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上,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迅速掠过。一路上,患病20多年的老伴非常高兴地说:“我看到了春天的美景,回到了我童年时美丽的故乡远口及黄田山村……”

  一路上,家乡的侄儿多次打电话问我们到了哪里?他们在家中做好了丰盛的午餐,准备了祭拜先祖们的香纸和贡品,只待我们快速地回到他们身边。

  经过近3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天柱县远口镇黄田山村,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儿童和少年,青年时就离开了这美丽的山村。

  我的老家坐落在公路旁边,房屋前面是一条开往湖南会同县的柏油公路,公路旁边是一片田野,金黄的油菜花鲜艳夺目,微风吹拂,涌起层层金色的波浪。蜜蜂在花丛间忙碌穿梭,奏响一曲春天的乐章。老屋后面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好一派春天的美丽景色。

  吃过午饭,稍作休息,侄儿们早已准备好锄头、镰刀和贡品,带领我们向山坡我父亲的墓地进发。一踏上杂草丛生、陡峭的山坡,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仿佛踏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仙境。

  墓地在山腰处,青翠的竹林郁郁葱葱,修长的竹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儿女们、侄儿们忙着给坟墓砍草,我在墓旁边回忆着父亲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奋斗的一生,虽然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财产,但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教育着我们吃苦耐劳、与人为善的高贵品质,这些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继承。

  来到我母亲的坟墓时,心情非常难过,母亲因病早逝。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我家更是非常困难,无法送母亲去医治。那时我在部队服兵役,得知母亲去世后,匆匆从北京赶回家中尽孝,但母亲已安葬,却未封土,为的是等我回来再看看她老人家的遗容再封土……如今几十年过去,看到母亲的坟墓,仍然不由得伤心悲痛落泪。

  扫墓完毕,我们全家十余人在墓碑前合影留念。

  此次带着老伴、儿女们的踏春之行,尽到了尽孝、尽德的光荣传统,而且让我们收获了大自然的馈赠,领略了家乡的美景,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尤其是我老伴平时很少饮酒,在晚宴席上,心情特别激动和高兴,几次频频举杯邀请大家共饮…… 这份美好的记忆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最珍贵的宝藏。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