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故里话绵长

2025-07-21 黔东南日报 蒲玖英 吕铀

  一直想去见你,但总觉得时机不成熟。我爱人邀请过几次,可我一直没去。原来是为了等到这一天。

  2021年12月11日,我有幸参加“走进田园麻江,感受状元文化”的采风活动。出发前很激动,我爱人还说:“这回能实现你的心愿了吧。”是的,今天,我终于能和您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了。

  怀着深深的敬仰,下午我随作协的老师们一同探访了夏同龢状元的故居。这位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位文状元之一,其旧居令人心驰神往。一下车,我们便踏上了那座“九步三孔桥”——当年夏状元匆匆赶考时曾走过的古道。伫立桥头,眼前如徐徐展开一幅古典水墨:池塘清波倒映着古色古香的徽派翘角楼阁,诗意盎然。倏忽间,桥畔池中一道水柱喷薄而起,直冲云霄。那一刻,我仿佛望见了您“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辉煌。

  走过石桥,便是一条挂满缤纷油纸伞的风雨长廊。廊柱间镌刻着副副楹联,墨香犹存。恰在此时,悠悠古乐随风飘来,仿佛您跨越百年的轻声细语,又似对后世如我这般的访者,流露着亲切的慰藉。

  听讲解得知,您出身书香官宦之家,自幼博览群书,见闻广博。历经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遴选,终在光绪戊戌年(1898年)金榜题名,大魁天下,成为贵州的第二位文状元。您是夏氏宗族的无上荣光,是麻江故里的不朽传奇,更是贵州大地的永恒骄傲。

  走进您家大厅的前院,两根高大门柱上刻着一副对联,让我驻足看了很久:尚学求知行此路荣此誉 崇儒悟道建其功烁其明。

  我想,这真是您一生求学为政的真实写照。

  进入大厅,门口摆放着您的照片。如此零距离凝视您:眉清目秀,两眼有神,黝黑的八字胡衬着齐肩乌发,儒雅气质扑面而来。

  转过身,右前方一块金光闪闪的“金榜题名”匾额映入眼帘。上面刻着光绪戊戌年各省的中榜名单,匾额的左右上方盖着光绪皇帝的红色印章。我用手掌轻轻抚摸了一下印章,心里盼着能把这份好运传递给后辈。

  大厅楼上是个喝茶会客的地方。踩着木楼梯上去,会客厅里整整齐齐地摆着桌椅,桌上放着茶杯茶壶。正对桌椅的墙上挂着一块匾,写着“上善若水”。

  我在最近的一把椅子上坐下,双手托腮,凝视着“上善若水”四个字,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正沉浸在与您隔空对话的思绪中,楼下传来呼唤声,把我拉回现实。我放下心中那杯“敬茶”,依依不舍地走下楼去……

  我们来到状元广场,您儒雅的雕像就立在广场中央。静静地站在这里,仿佛您早已看淡了所有的功名利禄。您就像佛的化身,与广场对面那两棵历经五百年依然枝繁叶茂的古银杏树遥遥相望。你们就这样,各自安在,默默地守护着这片故土,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乡亲。

  漫步在您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感受着状元文化的熏陶,我忽然想起一首流行歌的歌词:“吹过你吹过的风,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拥,又算不算相逢!”

  离开状元第,夏状元写的那副对联:“十里荷花开世界,半窗松雪论天倪”,在我心里化成一幅画——清新雅致,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透着淡泊名利、不事雕琢的意境。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