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人间 皆是故事

2025-08-05 黔东南日报 王双发 吕铀

  岁月恰似那永不停歇的长河,我静静伫立在河畔,望着细密的雨丝斜斜坠入河中。雨滴与水面相撞,泛起层层涟漪,宛如时光镌刻下的纹路,一圈圈晕染开来,诉说着无声的故事。这飘落人间的雨,就像一支神奇的画笔,在不同人的眼眸里,勾勒出色彩各异、意境万千的画卷。

  在作家诗人的世界里,雨是情感的催化剂,是心底溢出的绵绵情丝。李商隐困于巴山的雨夜,昏黄摇曳的烛火,将他孤独的身影映在窗前。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成了他思念远方爱人的伴奏。他满心期盼着,有朝一日能与心爱之人共坐西窗下,剪去烛花,细细诉说此刻的相思。那跳动的烛火,似乎也懂得他的心意,忽明忽暗,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寂寥的雨巷。雨雾朦胧,如烟似梦,湿润的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他对丁香般姑娘的朦胧憧憬。青石板上,雨水汇聚成溪,顺着蜿蜒的小巷流淌,每一滴雨,都像是诗人的灵感源泉,落在他们的心尖,化作一行行饱含深情的诗句,在岁月中流传。

  农民眼中的雨,是上天馈赠的厚礼,是希望的象征。杜甫一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精准道出了农人们对雨的期盼与喜爱。春雨轻柔,如酥油般滋润着干涸的大地,仿若母亲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脸庞。对于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一场及时雨,就是庄稼茁壮成长的保障,是秋日里沉甸甸的稻穗,是一家人生活的依靠。当雨落下,他们常常不顾雨水打湿衣衫,急匆匆走进田间。老旧的草帽被雨水浸透,贴在额头上,裤脚沾满泥泞,可他们却浑然不觉。弯腰查看土壤的墒情时,指尖感受着泥土的湿润,脸上绽放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因为他们知道,这场雨,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承载着全家的生计。田埂边的蒲公英,在雨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这场及时雨欢欣鼓舞。

  在孩子的世界里,雨是一场充满惊喜与欢乐的奇遇。暮色渐浓,雨慢慢停歇,整个世界被雨水冲刷得焕然一新,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那是泥土与青草混合的芬芳。布谷鸟清脆的啼叫,打破了雨后的宁静;喜鹊扑棱着翅膀掠过枝头,抖落串串晶莹的水珠,水珠滴落在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肥嘟嘟的蜗牛探出柔软的身体,背着壳慢悠悠地在草丛中爬行,好奇地张望着这个湿漉漉的世界;池塘里的青蛙欢快地歌唱,像是在举办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而江面上,为龙舟赛集训的队伍,在雨中奋力划桨。队员们的衣衫早已被雨水和汗水浸透,可他们的眼神却愈发坚定。龙舟如离弦之箭穿梭,溅起的水花与雨水交织,奏响了激昂热烈的生命乐章。岸边的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在为他们加油助威。

  可于我而言,南方的雨情感却复杂得多。明明欣赏它的干脆利落,不扭捏、不拖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将世界冲刷得清清爽爽。可它又总是在我忙碌时不请自来,搅乱我的脚步。刚才还是晴空万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转眼黑云翻涌,似被无形之手从天边驱赶而来,狂风呼啸,卷起地上的落叶和尘土。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落,如戴叔伦笔下“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又如苏东坡所写“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气势汹汹,全然不顾路上行人的狼狈。街边的店铺里,店主们手忙脚乱地收拾着被雨水打湿的货物;行人纷纷躲进屋檐下,望着倾盆大雨,无奈地摇头叹息。

  雨过天晴,乌云散尽,阳光洒落,树叶上的水珠闪烁着光芒,花草经过雨水的洗礼,愈发生机勃勃。街道上的积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宛如一面面明镜。这场雨,让我懂得,世间还有一种雨,它落在那些无私奉献者的眼中,是欣慰,是感动,更是希望。就像那些在雨中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衣衫早已湿透,却依然认真清扫着街道;那些在雨中为路人撑伞的志愿者,他们的笑容温暖了整个雨天。这雨,承载着人间最温暖的情谊,也让我明白,做一个能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的人,是多么美好而有意义。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