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丹寨县,解锁白族扎染的“冰裂纹”与草木染的自然色
当云南白族扎染的灵动,遇见河南草木织染的质朴。一场色彩与工艺交织的非遗盛宴,即将在丹寨非遗周盛大启幕!
云南白族扎染
白族扎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着千年的历史底蕴。追溯到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已有染织之法,历经岁月的打磨,在隋唐盛行,明清更是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扎染古称“绞缬”,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取自苍山上生长的蓼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健康又环保。制作时,白族人民运用扎、缝、缚、缀、夹等多样手法,对织物进行巧妙扎结 ,再放入染缸反复浸染。
每一次浸染,都像是赋予布料新的灵魂,形成层次丰富、深浅不均的色晕和皱印,独特又迷人。其图案取材广泛,苍山洱海的壮丽风光、花鸟鱼虫的灵动姿态,都成为了创作素材 ,饱含着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折射出他们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
草木织染,同样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以捶草染为例,它主要流行于豫西民间,是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三宝之一,入选了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这两种来自不同地域的非遗技艺齐聚丹寨非遗周。在这里,你可以亲眼目睹白族扎染和河南草木织染的制作过程,感受匠人们指尖的温度与传承的力量。
现场还有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等你挑选,无论是时尚的扎染服饰,还是独具创意的草木染工艺品,都将非遗元素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兼具实用价值与收藏价值。
快来丹寨吧,在非遗周上,体验白族扎染与河南草木织染的独特魅力,让心灵在这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氛围中得到滋养,收获一段难忘的非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