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榜梯田

2025-10-30 黔东南新闻网 彭光明 王槐雪

  月亮山之大令人神往。不过这次,我们单独走进加榜梯田。

  加榜梯田在月亮山中南部加榜乡东北面,距离从江县城80公里,人称月亮山百里梯田中一块“绿宝石”。

  从县城出发,沿321国道逆都柳江行驶约40公里,一个左打盘通过腊俄大桥,然后进入三百河,再翻铜矿坳,下加么爬九星,几经拐弯,当感觉约略困顿时,便到加榜乡地界来了。半坡腰一处稍缓的山丘地带,左手边赫然矗立一飞檐翘角门楼,大门横额上“加榜梯田”四个金黄大字随即映入眼帘,这便是加榜梯田景区的入口。

  进入大门,随心停停走走,每到一处都呈现不同的景致。才盘进一条溪沟,对面半山腰崖壁上陡然出现一座村庄。寨边,几株古树形如大伞耸入半空,木楼低矮错落,一幢挨一幢端坐坡垴排到崖边,面前几丘水田铺展,蓝天白云倒映。田野之外,迅即陡崖壁立,整座村庄如海市蜃楼。这是党扭村一自然寨,是从江县城进入梯田景区的第一个村庄,也是第一个景点。

  越往前走,梯田的景致愈加敞亮开来。左手边路坎下,在连片几百亩的梯田中央,悄然腾出一块平地给了另一个村庄。那里住十来户人家,前坡屋边一两株落叶乔木装点,后坡两三方常青植被衬托,中间数丘鱼塘间隔,其上偶尔几间禾仓鸭棚,周围田亩开阔,俨然一派世外桃源。这是党扭村另一个自然寨——摆柳,好多定格的画面遍布网上,央视展播掠过的镜头中,但凡涉及加榜梯田,这处景点从不缺席。

  再往前,隔着一条湾冲的半山腰上便是加页村。寨脚,梯田从沟边起步,成百上千级阶梯顺着山腰垒上坡头,溪谷两侧的梯田连成一体,田垄的线条由近及远荡漾展开。

  在景区田垄上徜徉,真可谓“一步一景”。才翻过加页村大寨,三户人家已然立于田中。“三家村”因此而得名。村外,小坝子梯田的线条柔和修长,左前方不远处横亘一座小山,腰间一丘狭长田渠,好比苗家妇女系在腰间的裙带,简直一帧精致小巧的盆景。

  再往前走,公路缓慢爬坡,梯田不见了,调转头,刚才的摆柳梯田和加页梯田已经远远地跌下路外坎杉竹梢头之外,眼下只有远离喧嚣的“三家村”了。倘若第一次到来,此时,或许感到有些失落,总觉得看得不够,梯田景观竟如此之少?但如是常客,就不用着急,只管信步前行。

  翻过山梁,令眼前一亮的,便是加榜梯田景区中规模最庞大、气势最磅礴的景观——加车梯田。这样的风景布置,不由得心生“一山放出一山拦”这样的诗句来。这一拦不是阻挡,而是一种藏在深闺的内敛,一种娇羞,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青涩,只有当慢慢走近,层层拨开,以诚心方能抵达,用真情才能拥有。

  站在加页坳口放眼大山更深处,从加车河谷到污税山肩,自坡脚至远山尽处,满坡遍岭都是波澜起伏的梯田,真叫人想找个全景式角度,把这规模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观尽收眼底。路下坎伸出去的那条梁,几十座山丘如同陀螺拔地而起,稻田环绕着山丘。近处,则是镰刀似的田垄。驻足观望,咀嚼着,不禁让人揣度古人造田时是否也学过美学?在大地的肌肤上开凿,梯田按着既定的水平线削峰、砌坎、填冲,依顺山势拾级排开,一丘丘,一层层,如大山的纹眉,整片坡岭全是柔美碧玉的飘带。路上坎,那是排上云端的去处呢。蓝天之下,只要风起,稻禾配合翻飞,一浪排上一浪,一丘压过一丘,刚抽穗便已提早地闻到了秋收的芳香了。

  如果说加榜梯田是月亮山百里梯田中的一块“翡翠”,那么加车梯田一定是加榜梯田的一颗“夜明珠”。当然,加榜梯田就是由这些散落的一颗颗“夜明珠”组成的,然后,一起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黔东南“月亮山百里梯田”。

  梯田是月亮山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梯田经过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大山人民的血汗浇灌,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遗产。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调研考证时,直接选定加榜梯田作为稻鱼鸭农业复合系统工程基地;加榜梯田先后入选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列入农业遗产保护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保护地;加车、党扭、加页苗寨先后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加车村、党扭村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特色村寨……

  随着社会发展和大交通时代的到来,深藏在大山深里的加榜梯田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春天,月亮山百里梯田的这块“翡翠”,在美好时光的照耀下,正散发着熠熠夺目的光彩。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