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鱼水情更深 苗侗大地谱新篇—— 黔东南州首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2025-04-28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雷刚

通讯员谢宏 李梦娇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公布,黔东南州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命名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我州首次获此殊荣。从苗岭深处的红色记忆到清水江畔的鱼水新篇,这片土地上的军民正用真情浇灌双拥之花。

在雷山县,退役军人小李手持优待证感慨:“亮证消费省了180元,这是荣誉更是尊重。”黔东南创新推出“拥军十大礼包”,32个部门联合制定144项优待举措,发展拥军企业、门店799家,形成“千企万店齐拥军”的生动局面。自2021年出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以来,通过“定标—分解—督导—考核”闭环体系,将双拥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党政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为解决官兵后顾之忧,我州打造“兵+X”人才培育体系。在退役军人互联网营销师培训班,导师罗恒正讲授AI平台应用技巧。通过“退役军人点单、事务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模式,已开展30期470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300余人。政策层面推出“军创贷”“拥军贷”等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8050.9万元,减免账户管理费69.98万元。随军家属黄静欣慰地说:“孩子优先入读优质学校,这里就是我们的家。”通过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已解决223名官兵子女入学问题,安置50余名军属就业。

在沪昆高速温泉服务区,“拥军驿站”为过往军人提供休憩便利。全州建成49处国防教育基地、48个双拥主题场所,开通“双拥号”公交线,设立332处永久性双拥标志。2020年以来,走访慰问部队180余次,发放慰问金和各类物资8200余万元,组织送喜报2652人次。军地联合创作的《鱼与水的对白》荣获全国双拥主题文艺作品(歌曲类)二等奖。2024年6月镇远县洪灾中,武警官兵连夜转移群众140户,抢运物资240件。“这是我们的责任!”战士田世龙的话语道出军民同心真谛。

近年来,驻地部队把打造国防动员文化品牌作为全州红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区域性资源整合,及时将红色资源串珠成链,精心打造多条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建立军地共享共教宣传教育协作机制,开设国防班32个。全州1250名“兵支书”引领乡村治理,556名“兵特警”守护平安,开展退役军人志愿服务9000余次。从苗家阿妹绣制拥军鞋垫,到侗寨乡亲酿造拥军米酒;从退役军人变身振兴先锋,到官兵化身救灾尖兵,这份荣誉承载着苗侗儿女与子弟兵的深情厚谊。

站在新起点,黔东南正以归零心态再出发,让尊崇关爱在军地间持续流淌,在苗乡侗寨的沃土上续写新时代双拥华章。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