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同心 协作同行—— 锦屏县与佛山市禅城区携手绘就发展新画卷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韦启悬
在绵延的青山与浩渺的云海之间,锦屏县与佛山市禅城区跨越千里的“山海之约”,正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协作乐章。从产业帮扶车间的缝纫机声,到校园里的琅琅书声,再到医院的无影灯下,“佛黔协作”的成果浸润着锦屏的每一寸土地,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与希望。
“嗒嗒!嗒嗒!”近日,走进位于锦屏县城区里郎搬迁安置区的贵州彤鹭智能鞋业有限公司东西部协作就业帮扶车间,缝纫机工作的声音此起彼伏,正在有节奏地演奏着激昂的生产进行曲。近百名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碌,裁剪、缝制、整饰,经过一道道严格工序后,一双双时尚的运动鞋从这里走向世界。“我从启蒙镇地茶村搬迁过来,在这里干活几年了,家里有老人孩子走不开,在这里每月能挣3000多元,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钱。”里郎搬迁安置区居民唐志燕一边熟练操作着缝纫机,一边笑着跟记者说道。她的话语,道出了众多搬迁群众的心声。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佛山市禅城区积极牵线搭桥,助力锦屏县引进适合搬迁群众就业的帮扶车间。贵州彤鹭智能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再坛介绍:“刚建厂时,专业技术工人少,生产的产品七八成是不良品。但通过培训以及派人到特步等大厂学习后,现在我们生产的鞋子良品率达到了98%,客户都很认可。”在东西部协作项目支持下,帮扶车间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实现了里郎搬迁社区每户至少一人就业,未来满线操作还能容纳200到300人就业。这样的帮扶车间在锦屏县大公田搬迁安置区、敦寨新城区等多个搬迁安置区落地生根,成为搬迁群众稳岗就业的坚实依靠。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2024年8月,广东省佛山市实验中学副校长李文清来到锦屏县三江中学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刚到学校,我就通过连续两周‘推门听课’,发现了课堂互动不足、分层教学缺失等问题。”李文清回忆道。他迅速行动,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引入佛山“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搭建“云端教研平台”,推动教学改革。同时,他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引入佛山体卫艺资源,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在他的努力下,三江中学2025届高三术科成绩亮眼,书法术科考试本科上线率达92.1%,体育术科考试本科上线率达98.88%,美术、音乐等术科考试本科上线率均达100%。
“佛山的老师和校长来了之后,学校变化太大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传了过来,办公设施也得到改善,这些都多亏了他们。”三江中学教师龙运刚感慨道。李文清还多方奔走,争取“组团式”帮扶资金329.98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动两校共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如今的三江中学,多媒体教室全覆盖,计算机教室、录播室一应俱全,师生们在现代化的学习平台上不断进步。
医疗帮扶同样为锦屏县带来了新的希望。自新一轮帮扶专家来到锦屏县人民医院后,开展医疗培训20余次,参加各乡镇义诊5次,极大提升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我在这里主要进行科室培训、查房和手术演示教学,把佛山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留下来。像泌尿外科的前列腺切除微创技术,解剖性剜除相比这边传统电切,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希望能让更多患者受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的帮扶专家刁德奎说。
“我在这里开展业务培训,大家都很配合。这不仅是支援,更是共同学习的过程,我自己也收获满满。”佛山帮扶专家刘月桂也分享了她的支医感受。在她的帮助下,锦屏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创建了EICU,成功救治多例严重创伤病例,先进的急诊理念和技术在这里生根发芽。锦屏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姜杰表示:“刘月桂老师带来的先进理念,对几大中心建设和EICU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佛黔协作”的携手同行,让两地在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跨越山海的情谊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为锦屏县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托起了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