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 他们奋战在抗洪一线
图为榕江县古州镇场坝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在清理淤泥。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余天英 摄)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聂蕾 王书燕 吴鹏程 任栎铭
近日,榕江县遭遇严重洪涝灾害,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在与自然灾害的顽强抗争中,黔东南各地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在抗洪救灾一线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七一”建党节。
洪水过后,积水与淤泥成为重建家园的首道难关。7月1日一大早,在榕江县府前公馆地下停车场,黔东南州消防救援支队的党员突击队队员正在抽排积水。他们有序分工,手持扫帚、推车等工具打捞、搬运积水中的杂物,同时利用专业排涝装备,在各积水区域全力抽排。此次灾情发生后,黔东南州消防救援队伍迅速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19支党员突击队,分散在榕江县各工作点,以实际行动诠释“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铮铮誓言,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自己守了几年的地方,眼看着它被洪水吞没,心中挺不是滋味的。”榕江县消防救援大队音堂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朱曦灿说,“我在6月21日刚刚转正成为一名正式党员,这次的灾情更让我觉得责无旁贷,今天是党的生日,我们会继续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不论多苦多难,都要让榕江变回原来人声鼎沸的样子。”
在贵州“村超”球场旁,中国移动黔东南分公司的党员突击队队员正在抢修通信设施。这个承载5万观众通信需求的区域,部署了密集的通信设备,抢修量是普通区域的3倍。“现在洪水过后,柜子已经被冲毁,今天的工作任务就是把所有光缆和电线清理出来。”党员突击队党员覃浩说道。
6月24日洪灾发生后,榕江多地通信中断,但老百姓要报平安,救援要传指令,为尽快恢复这条救灾“生命线”,中国移动黔东南分公司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将50余名党员分成综合组与网络抢修组,和技术工人一起专攻最难啃的“硬骨头”。截至6月30日,黔东南移动已出动保障人员1183人次、抢修恢复480余个基站,有力保障了洪水灾区的通信网络畅通。
覃浩表示:“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将始终牢记并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以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扛起责任担当,争分夺秒开展通信抢修工作,以专业技术为支撑、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全力保障榕江地区通信网络的高效运行,为群众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在榕江的各个角落,水利、电力党员突击队同样在默默奋战。一大早,毕节供电局党员突击队的分组队员们正忙着对10千伏忠三线翰林华府小区商业用户未复电情况进行排查。据悉,此次毕节供电局共组织335人,并成立党员突击队1支,于25日出发支援榕江。连日来,队员们在榕江县11个小区开展抽水、保电、线路、配电设备等抢修复电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作为一名党员肯定要做好先锋带头作用,所以这次我主动申请驰援榕江。榕江是我们贵州的一张名片,希望它早日恢复以前的欣欣向荣。”毕节纳雍供电局城区供电所副所长郭春芳说。
当夜色深沉,黔东南水投公司党员突击队队员们仍奋战在灾情严重的区域,随着清淤的进度逐段排查全城供水管网,不停检修设施设备,力争让“水通灯亮”的民生承诺在洪灾过后如期兑现。党员突击队党员邹荣培说:“作为党员,这时候就该顶在一线。能服务群众,让大家尽快用上干净的水,就是我们献给党的礼物。”
在2025年这个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泥水的“七一”,有一群人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上午,投入到此次救援工作中的榕江县党员干部9000余人。而从黔东南各县市赶来支援的党员干部,为榕江带来了更强劲的救援力量、更丰富的应急经验和更坚定的攻坚信心。
“水涨得太快,10分钟就漫过腰际,先救人!”6月24日凌晨,雷山县应急民兵连成为第一支冲进榕江城区的应急力量。87名基干民兵中,党员骨干带头冲锋,带领队伍在积水中展开搜救,连续10余小时奋战,这支队伍成功转移37名被困群众,而两辆救援车因水位暴涨被淹没,“车没了可以修,人得救!”连长吴高兴的话道出了党员的坚定抉择。
如今,这支队伍仍在榕江街头清理淤泥、冲洗街道。“‘七一’这天,我们多清一条路,群众就能早一天回家。”吴高兴说,“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党徽在身,使命必达!”
“一二一、一二一……”7月1日,榕江县城街头,身着统一救援服的丹寨县抢险救灾突击队队员迈着铿锵步伐,从临时驻地走向清淤战场,队伍前高高举起的鲜红的党旗格外醒目。
这支由丹寨县党员干部、应急救援队员、志愿者组成的队伍,自6月24日抵达榕江后迅速分片包干,承担起街道清淤与居民物资转运的繁重工作。队员们几人一组,挥动铁锹铲除顽固淤泥,帮助居民抢救转移被洪水浸泡的家具物品,以实干担当庆祝党的生日。
“这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过‘七一’建党节。”丹寨驰援榕江救援队伍党员王国政说,“虽然支援的日子很辛苦,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哪里有困难就应该到哪里去,要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能帮助榕江老百姓重建家园,和他们一起共渡难关,这也是我们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种体现。”
在抗洪一线,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坚守岗位,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黄平县200名党员应急志愿者组成的驰援队伍抵达榕江后,迅速分组投入战斗。道路清障现场有他们挥锹的身影,房屋修缮处留下他们的汗水,物资分发点充满他们的热情。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当地协同推进重建,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实际行动,为榕江恢复秩序注入力量。
而在施秉县支援榕江的队伍里,两对“特殊战友”的故事温暖人心。施秉县龙舟龙灯协会党支部书记吴传明接到支援令,一把拉上刚满18岁的儿子吴明杰参加,“党员就得带好头,让孩子看看啥是担当。”吴传明擦了擦汗,手中的铁锹从未停下。
在另一个救灾现场,一场暖心的“意外相逢”惊喜感动。施秉县人民医院党员医务工作者杨俐和担任村文书的弟弟杨发,各自报名参战后在大部队集结时才惊喜相认。姐姐背着药箱穿梭在救灾现场,弟弟则挥汗如雨地清理淤泥,姐弟俩用不同方式诠释着同样的担当。
“真没想到会遇见弟弟!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主要负责处理救援人员的一些小伤口、小伤势。没有任务的时候,我就协助炊事班洗菜,洗洗盘子,打打杂,做饭菜,帮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杨俐说。
在锦州新城、常驰广场等重灾区域,处处是三穗救援队伍党员带头冲锋的身影。他们奋力挥动沉重的铁锹,一寸寸清除板结厚重的淤泥。他们弯下腰背,为受灾群众抢运转移各类物资。一声声带着乡音、质朴却充满力量的关怀在现场传递:“嬢嬢,莫慌!慢慢走,我扶您一把,帮您把菜挑上去,注意地滑!”一位年轻党员在淤泥湿滑的台阶处,小心翼翼地搀扶并协助一位挑着菜筐的阿姨安全通过。“伯伯,这箱东西沉!我们来搭把手,帮您搬到里头!”在锦州新城A区附近的商铺旁,几名救援队员主动上前,合力抬起成箱的货物,协助店主转运。
这是三穗县救援队伍星夜兼程驰援榕江连续奋战的第7天。这支140余人的救援队伍中,96名党员骨干始终挺立在任务最艰巨的地方,成为攻坚克难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身影始终忙碌在清淤除障、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他们以铁锹为笔,以汗水为墨,在灾后重建的战场上书写着对党的赤诚献礼。
三穗县人武部政委、带队队长刘文军说:“我们每个同志心中都有一个信念,我们多干一点,榕江人民心中的希望之光就会更亮一些,大家心中的一团热火就是最好的动员。”三穗县滚马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乡长杨霄阳站在没过脚踝的泥水中,汗水混着泥水顺着他坚毅的脸颊流下。他坚定地表示:“今天是‘七一’,能在榕江救灾一线践行使命,意义非凡!作为党员,我必须冲锋在前!我们要全力加快清淤速度,早一天让榕江的乡亲们恢复正常生活!”
党旗所指,党员所向。危急时刻的冲锋、日夜兼程的坚守、雪中送炭的温情,是无数党员驰援榕江的缩影。他们用钢铁意志与血肉之躯,在“七一”这天,写下最炽热的初心答卷:人民需要处,自有党旗红!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