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绽放璀璨光芒—— 广大妇女同胞在榕江特大洪灾中展现巾帼风采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魏丽萍
6月24日凌晨,榕江县城在黑暗中惊醒。汹涌的洪水撕裂夜幕,水位以惊人速度上涨,瞬间吞噬街道、商铺与车辆。更严峻的是,28日,洪水再度杀个“回马枪”,将初步清理的街道再次淹没。
榕江,这个因“村超”火遍全国、充满烟火气与活力的小城,在洪水两度侵袭下变得满目疮痍。
然而,洪水再凶猛,也抵不过人民群众拧成一股绳的坚韧;灾难再无情,也压不垮万众一心的脊梁。
在这片土地上,广大妇女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从自发互助到组织化行动,在洪峰浪尖筑起了一道道温暖的“巾帼堤坝”,绽放出新时代不可或缺的璀璨光芒。
本能闪耀——
危急关头的个体担当与互助精神
“大家早点睡觉!6点半起床!我们要去做一些公益的事。”24日晚上十一点左右,古州镇月寨社区妇联主席、“月寨嬢嬢团”团长张爱珍辗转反侧,在“嬢嬢团内部商量事务群”里编发了一条信息。
“好的”“收到”,其他“嬢嬢”们迅速响应。
25日一大早,“嬢嬢”们从自家菜园采摘了西红柿、茄子、辣椒等新鲜蔬菜,装了满满两大车,送往忠诚镇忠诚村合约食堂。
“食堂里大家都很忙,有的在搬运,有的在洗菜,还有的在炒菜。”热火朝天的景象,让张爱珍深受触动。
月寨社区,因远离县城、地势较高,未受到洪水侵袭。回到村里,张爱珍立即召集“嬢嬢团”,“我们也要尽一份力,为前方‘战士’做好后勤保障。”
20多位“嬢嬢”随即分工,摘菜、洗菜、切菜、炒菜、打包……流水线作业,短短几小时,上千份热腾腾的盒饭分六次送往了县城。
“没有肉,我们就你家几斤我家几斤地凑,那天还凑了21只鸡。”连续几日的忙碌,让张爱珍的声音略带沙哑。
随后几天,这些“嬢嬢”们要么在古州镇街道上清扫淤泥,要么在水洞卡发放物资,要么继续做饭当好后勤……
“希望榕江尽快好起来。”回想起这几天的经历,张爱珍眼角泛泪。
这群被称为“月寨嬢嬢团”的女性,用最朴素的方式,为这场防汛“大合唱”贡献着力量。她们是“村超”赛场上最热情的拉拉队员,如今,她们将这份热情转化为对灾区人民的无私奉献。
旁边的口寨村,从6月30日开始接受忠诚镇分发的盒饭制作“订单”,每天2000份以上,预计持续一个星期。
“村里在家的妇女每天早早地就来帮忙,人多的时候有两三百人。”口寨村党支部书记石丽一边指挥着村民将刚打包好的盒饭装车,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在口寨村的两个盒饭制作点,12个灶台、17口大锅每天都在有序地进行煮饭和做菜。
“年轻有力气的就到城里当志愿者,年纪大点的就在村里帮忙,80多岁的奶奶都还来帮忙择菜。”石丽感慨道,“大家都想出一份力。”
危急关头,“嬢嬢”们用最传统的乡土智慧,为灾区送去了最温暖的慰藉,她们做的柴火烧饭菜,是榕江在灾难中最具烟火气的人性光辉。
组织赋能——
妇联系统的快速响应与统筹引领
“你好,能给我送点奶粉吗?我小孩一天没吃东西了。”6月27日下午三点,榕江县妇联主席杨娟在二中临时安置点刚安排好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住宿,就接到一通急促的电话。
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婴儿的哭声,杨娟心头一紧,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与场坝社区工作人员联系,请他们为求助者送上奶粉、尿不湿等婴儿用品。
从6月23日开始,杨娟就带着县妇联的4位同志奋战在这个安置点,“我们要负责好安置在这里的受灾群众的吃喝拉撒,人最多的时候是28号晚上,有4400多人。”
除了做好安置点的指挥协调工作,杨娟紧紧环绕“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下功夫,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与中国儿童基金会、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和州妇联对接,及时反映灾区的物资需求。
“昨天中国儿童基金会发来了价值150万元的药品和价值50万元的夏凉被。”杨娟在手机上给记者翻看着物资清单介绍道,“从24号开始,他们就组织社会各界送来奶粉、尿不湿、女性卫生包等物资。”
黔东南州妇联也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为榕江驰援。在州妇联的协调下,贵州省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联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爱德基金会、黔东南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多家爱心企业及人士踊跃行动,向榕江县受灾群众捐赠价值10万余元的米、面条、食用油等生活物资,传递温暖与关怀。
黔东南州巾帼创业者协会作为凝聚全州优秀创业女性的平台,始终肩负社会责任,情系家乡父老。她们通过各种平台、渠道积极发布募捐倡议,经过多方努力,截至7月1日,收到各界爱心人士募捐现金1万元和口罩1500个;协调到贵州省黔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爱心物资,价值12万元的衣服1200件和价值6000元的大米200袋。
灾情发生后,各级妇联组织迅速完成从“响应者”到“组织者”的角色跃升,成为榕江抗洪救灾中的关键枢纽。
协同共筑——
多元主体的力量汇聚与功能互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向榕江汇聚,不少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纷纷出手支援灾区。
6月28日,韩红爱心基金会连夜将大批物资运往受灾严重的榕江和从江。韩红本人也亲临榕江前线,踏着积水参与抢险,用行动展现她的真诚与担当。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平安大姐社会工作室理事长徐维丽看到榕江受灾视频后,在黔南州妇联的牵线下,与黔东南州妇联对接了解到当地孩子急需换洗衣物,迅速和吴兴区织里镇妇联组建援贵小组,并在公益直播间发起呼吁。陆续得到了36位爱心人士和27家优秀企业代表支持,于7月1日打包捐赠第一批价值43.8万元的衣服6464件。
贵州财经大学研二学生李志润得知榕江再遭洪水侵袭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来到榕江报名参加志愿者。在榕江县职中物资分配点,因“一人肩扛8箱泡面”,受到大家赞许。
黔东南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榕江县管理部党支部的女党员高红、刘晓黔,以柔弱之躯扛起责任,连轴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用坚守与奉献诠释“巾帼不让须眉”。
雷山县的环卫阿姨坐车三小时赶来榕江,马不停蹄加入清淤工作;90岁老奶奶杵着拐棍来捐赠物资,为灾后建设出一份力;榕江嬢嬢买了两百斤西瓜,用三轮车一路拉着送给救援人员吃……
一个个风雨无阻的身影,一幅幅温暖感人的画面,勾勒出抗洪救灾最美画卷。灾难面前凸显团结力量,也见证社会人心。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也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点点萤火汇成星河璀璨”。在榕江抢险救灾中,无数的“她”,传递守望相助、团结友爱精神,展现了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也彰显着社会昂扬向上的姿态。这份在洪水中淬炼出的担当,正是新时代下巾帼建功最动人的注脚。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陈果
三审 杨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