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洒征途 重建铸新生—— 安顺援建团队全力以赴助力榕江灾后重建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韦启悬
6月下旬,榕江县遭遇严重洪涝灾害,导致基础设施受损,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冲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排,安顺市迅速响应,火速驰援榕江县灾后重建。
安顺市委、市政府秉持“灾情就是命令,重建只争朝夕”,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支援工作,迅速凝聚“上下一心、主动担当、高效协同”的合力,统筹调度人力、物力、财力驰援榕江,并明确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应新担任组长,抽调建筑结构、市政工程、水电工程领域机关科室及下属单位中技术过硬、管理经验丰富的负责人等15人组成援建工作组。7月10日凌晨,工作组在市政府授旗后即刻出发,当日上午10点抵达榕江县政府参会领受任务,中午便马不停蹄投入工作,赶赴项目现场开展实地勘察。
10日,团队在承接腊子寨安置点道路建设任务的同时主动请战新增工作,坚持“近攻远谋”,计划在15日攻坚期内完成柳江广场修复、腊子寨安置点道路建设、丰乐社区避险场所三个项目急需解决的清淤除险、管道铺设、照明恢复、场地修建等内容,15天后由榕江县接续推进项目设施配套、功能优化等后续工作;安顺市同步安排637万元帮扶资金支援榕江。
从21℃的安顺到30℃以上的榕江,援建队员们天天在三个项目穿梭,汗流浃背却干劲十足。从刚到榕江县时对气候的不适应、对环境的陌生,到如今闭着眼睛都能摸清三个项目的每一处细节。他们带着安顺的实干劲头,把“全省一盘棋”的协作精神融入重建工作中。烈日下,安全帽下的脸庞晒得黝黑,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却没人喊过一句累。看着修复的柳江广场渐渐有了风采,受损的人行道一步步修复平整,丰乐社区应急避难场所从图纸变成现实,当地老乡眼里的期待慢慢变成了笑意,大家就觉得浑身的劲儿都有了奔头。这股子实干的热乎气,正跟着一天天推进的项目,在榕江的土地上扎下根,慢慢长成老百姓心里的“安心路”“幸福家”。
安顺工作组成员张榆彬向记者介绍:“接到任务后我们第一时间赶赴榕江,当天就与当地政府、群众建立沟通机制,细致听取乡镇、社区和群众的需求,随即对柳江广场修复区域、安置点道路、应急避难场所新址展开实地勘察,同步清理场地内车辆、打开作业面。傍晚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和施工条件,敲定‘三项目同步启动、质量与进度并重’的方案。施工队伍分三组平行作业,广场边清淤边铺装,安置点道路同步推进管道开挖预埋,避难场所先平整场地再修建排水沟渠、浇筑混凝土,每天收工后碰头梳理进度、解决卡点,哪里需要加力就立刻调配人手,确保每个环节紧凑高效,以最快速度推进这些民生工程,让群众早日受益。”
另一名工作人员彭惠表示:“此次驰援中,安顺队伍承担的柳江广场功能修复项目最具挑战性。该项目内容繁多,特别是鼓楼施工面窄、危险系数高、修复难度大,大型机械设备难以施展,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面对挑战,工作队迎难而上,制定了详细施工方案:针对空间受限问题,采用小型化、精细化施工设备,配合人工与机械协同作业;邀请专家现场指导,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鼓楼除险修复,有力保障了工程顺利推进。”
安顺工作组组长田应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此次安顺市赴榕江县支援灾后重建,在人员调配、前期准备、计划动态调整及挑战应对等方面做足充分准备,通过与榕江县人民并肩作战、协同攻坚,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效,更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两地携手共进、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为灾区恢复重建注入了强劲的安顺力量。”
由于顶着烈日抓施工抢进度,有的同志陆续出现中暑情况,为确保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早日重回正轨,援建队员及时购置了防暑药品,为的是不辱使命,真正以自身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截至目前,腊子寨安置点道路建设项目污水、雨水管网已全面完工;柳江广场完成排水沟清淤,贴砖400平方米,绿化苗木种植90%,鼓楼一楼装修80%,公厕更新60%,人行道修复60%;应急避难场所完成场地整理1600平方米,混凝土浇筑800平方米。一组组数据的更新正让榕江这座城重生。
安顺援建团队正全力推进项目,用行动诠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为榕江恢复生机添力。随着各项重建任务稳步推进,两地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未来,这份在共克时艰中结下的情谊,必将成为推动两地共同发展的强大动力。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杨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