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之上 时尚飞扬—— 解码老百姓自己的时装秀贵州“村T”

2025-07-25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雷刚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韦启悬

短短一年,全网话题流量从0突破至120亿次。

在贵州凯里的苗侗风情园,50米长的风雨长廊被改造成了T台。没有专业模特,没有高定华服,走上舞台的是银发阿婆、侗家汉子、孩童与村民,他们身着自家缝制的民族盛装,带着犁耙、芦笙、非遗美食,用最质朴的步伐走出了最动人的时尚。这就是贵州“村T”——一场“老百姓自己的时装秀”。

自2024年7月启动以来,贵州“村T”已举办走秀活动160余期560余场(次),吸引6万余人参与演出,先后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伦敦时装周、日本大阪世博会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国内外大型平台,为凯里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

梦想启航,“村T”诞生

2024年7月,苗族设计师杨春林怀揣着对家乡民族文化的深厚热爱与传承使命感,以贵州“村T”为名,发起了一场专属于当地老百姓的民族特色服装秀。杨春林出生在凯里市的一个古老苗寨,从小耳濡目染妈妈和村子里阿姨们染布、绣花、做衣服,那些精美的图案和传统工艺深深烙印在他心中。大学毕业后,他结合苗绣非遗技艺创立了国潮品牌“古阿新”,在事业有成后,毅然决定回到家乡,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我是村里第一个到省外上大学的孩子,是乡亲们东凑西凑,才有了我上大学的学费;我也是村里第一个在外创业的孩子,是乡亲们东绣西绣,才有了我的事业。所以我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什么,让更多人看到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杨春林谈及发起“村T”的初衷时,满是深情与感恩。

说干就干,杨春林和他的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在凯里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将凯里市苗侗民族风情园里50米的风雨长廊改造成了T台。消息一经传出,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响应。杨春林的妈妈,作为苗绣传承人,更是积极动员娘家湾水镇岩寨村的村民参与。“当时我们还担心参与的人不多,没想到大家都特别踊跃,有的甚至连夜把在外务工的人员都叫回了家。”杨春林回忆起第一场“村T”的筹备情况,仍难掩激动。

就这样,在众人的期待与努力下,贵州“村T”的首场秀成功举办。村民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带着苗绣、银饰、非遗美食、芦笙舞、农耕工具等走上T台,质朴的笑容与自信的步伐,让这场秀充满了独特的魅力,也宣告着贵州“村T”正式诞生。

星火燎原,热度攀升

首场“村T”的成功,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大家对民族文化展示的热情。此后,每周五、周六、周日19:00-21:30,贵州“村T”都会在苗侗风情园准时上演,风雨无阻。不收费、报名就能参与的规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市民和游客走上T台,这里成为了真正属于普通人的时尚舞台。

“村T”上,各种精彩瞬间不断。银发阿婆抖开百鸟衣,千年非遗的魅力瞬间秒杀高定;侗家汉子将犁耙当作潮流单品,走出别样的时尚步伐;苗族姑娘身上的银饰随着她们的舞动叮当作响,3岁萌娃拽着妈妈的百褶裙跌跌撞撞,60岁的老父亲扛着农具走上T台,“一边扛着生活,一边扛着幸福”,这些画面让无数网友直呼“乡土也很时尚”。

“以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机会走上这样的舞台,虽然步伐不太专业,但穿上盛装后就感觉特别自信。”年近八旬的苗族老人潘玉珍说,“这不仅是展示我们的衣服,更是展示我们的生活和文化。”

随着一场场秀的举办,贵州“村T”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仅吸引了本省居民,还吸引了北京、深圳、成都、长沙、武汉等20多个城市的人们前来参与。甚至来自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22个国家的艺术家、设计师、青年代表、游客等也纷纷登上“村T”舞台,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太不可思议了!这里的文化和人们都充满了活力,我非常喜欢。”美国游客诺亚兴奋地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

走向世界,大放异彩

贵州“村T”的独特魅力,使其不仅在国内声名远扬,更成功走向了世界舞台。2024年,“村T”的精彩表现吸引了众多国际时装周的关注,先后走进了中国国际时装周、伦敦时装周、新加坡时装周、加拿大时装周等。在这些国际舞台上,贵州“村T”的村民们以自信的姿态展示着中国民族服饰的独特魅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乡村的时尚力量。

今年3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时装周上,45名来自贵州的孩子身着家人亲手缝制的民族盛装,手中捧着台江姊妹饭、丹寨鸟笼、苗族芦笙等日常生活的器物走上T台,成为全场焦点。其中,最令人动容的画面当属70多岁的苗族老爷爷顾彪卷着裤腿、脚踩草鞋,用老木犁担着5岁孙女,迈着悠悠步伐、哼着苗歌出场的一幕。这一画面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走红,得到了近300万网友的点赞和共鸣。“我就是想让孙女也感受一下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生活。”顾彪质朴地说道。

6月4日,贵州“村T”更是亮相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参与走秀表演的10位村民身着融合苗绣、侗布、银饰等少数民族非遗元素的服饰,自信满满地走到世界观众面前,古朴与时尚的浪漫碰撞,让世界再次领略到贵州“村字号”背后潮涌的文化自信,感受到多彩贵州质朴而又新潮的震撼。

产业带动,持续发展

贵州“村T”的火爆,不仅带来了文化上的影响力,更对当地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村T”的走红,苗侗风情园的人气急剧上升。据统计,自2024年7月以来,苗侗风情园商户从原来400多家增加为710家,服装租赁和饰品销售额增长了200%,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2亿元。

为了进一步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村T”组委会在附近增加了几十个摊位,形成文创集市。在这里,游客可以购买到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工艺品,如“绣里淘”等。同时,“村T”还会邀请更多商铺走到T台上,展示当地的文创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这些具有贵州特色的商品。

如今的贵州“村T”,已不再仅仅是一场T台秀,它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是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是连接世界的文化桥梁。它让人们看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乡土与时尚并行不悖,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记者手记:

当“高定”“奢侈”成为时尚圈的高频词,贵州“村T”却用最“土”的方式撕开了一道口子:没有明星带货,没有资本炒作,靠的是银发阿婆的皱纹、孩童的蹒跚、村民的汗水。它最“叛逆”的地方,恰恰是最真诚的地方——不迎合潮流,只表达生活;不追逐流量,只传递热爱。这场“反套路”的秀告诉我们:当文化扎根土地,当普通人成为主角,所谓时尚,不过是对真实生活的最高礼赞。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杨光能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