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不会忘记!村超感恩夜见证“中国式团结”的力量
7月26日晚上,当村超球场的灯光再次亮起,照亮的不仅是绿茵场,更是一个小城从风雨中挺立的精神脊梁。今夜,“乡亲们的心里话”不是豪言壮语,而是榕江大地上用行动书写的“中国式团结”最滚烫的注脚。
主持人彩虹的开场白如一道暖流:“回望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乡亲们用最实在的行动,凝聚成穿透风雨、温暖人心的‘中国力量’。”大屏幕播放的群众感恩影像,瞬间将所有人拉回那段携手并肩的艰难时光——洪水肆虐,家园告急。

“一座城、一群人、一条心!”主持人杨辉的声音带着力量,“是‘村超’激发出榕江的真善美与集体荣誉感。在至暗时刻,每个人的心紧紧拧成一股绳,爆发出战胜一切艰险的磅礴伟力!这就是令世界动容的‘中国式团结’!”
今夜,四位特殊的“平凡英雄”站上村超舞台,他们带来的故事,是“中国式团结”最真实的切片。

当杨辉讲述阿里木江的故事时,全场动容——这位新疆汉子揣着20万元现金跨越4000公里,抵达榕江后立即买下11头牛,在忠诚镇后勤点亲自宰杀、切肉、送肉,最后将剩余的钱也悉数捐出。问及缘由,阿里木江的回答朴素如脚下大地:“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哪里有灾情我就力所能及地帮。榕江让我感受到血脉相连的力量,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份跨越山海的奔赴,让“一家亲”三个字有了滚烫的温度。

大屏幕上重现了6月24日猴子河特大桥那惊心动魄的救援瞬间。卡车司机游国春获救后,转身便组织“春哥感恩团”,带着家乡的物资于7月4日重返榕江。“带着这份跨越千里的感恩回来,心里沉甸甸的。”游国春的声音微微发颤,他望向台下,“最想对救我的人、对所有帮助榕江的人说: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份恩情,我用行动来还!”

洪水刚退,志愿者蔡长林带着无人机驰援榕江。当洪水再次袭来众人撤离时,他一句“宁愿丢工作也不撤退”的呐喊震撼全网。“我就想着与榕江人民一起‘难同当、福同享’,战胜洪灾!”采访结束,他出人意料地举起萨克斯,一曲深情的《我的中国心》在球场上空流淌——科技与乐音,刚毅与柔情,皆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守护誓言。

在后勤“战场”,忠诚厨师队代表周井泉和伙伴们用一口口大锅筑起温暖的堤坝。“看到救援人员和受灾乡亲能吃上口热乎的,再累也值!”周井泉的话带着灶火的热气,“我们就是想告诉他们:别怕,后方有我们在!”那升腾的炊烟,是灾难中最抚慰人心的烟火气,将“众志成城”熬煮进每一餐饭食。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杨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