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绿水青山 方得金山银山——来自黔东南州的“两山”精彩答卷]绿山富民的“金果子”

2025-08-08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雷刚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冯哲魏丽萍曹杨军

8月5日清晨,天柱县社学街道长团村的油茶林里,薄雾缭绕,青绿色的油茶果缀满枝头,压弯了枝条。

村民毛菊香穿梭在油茶林里,正忙着对油茶进行管护。只见她轻抚着枝头的油茶果,激动地说:“这些树就像自家的孩子,得精心照顾,它们才会‘回报’你。”

毛菊香已在这片油茶林做管护十余年了,不仅把荒着的山地流转出来,而且可以拿到流转金和务工费“双份收入”。

长团村油茶林基地曾是荒山荒坡,2010年开始发展油茶种植,如今蜕变为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油茶亩产值从400元跃升至1000元以上。

天柱县作为油茶发展大县,油茶林面积43万亩,是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和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近年来,天柱县通过保护古老油茶树、升级油茶产业链,让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今年4月,竹林镇“油茶树王”评选结果揭晓,一棵拥有455年树龄的古油茶树脱颖而出。这棵古树基部周长1.39米、冠幅达8.8米,不仅年均能产20公斤茶籽,还在固土护坡、涵养水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竹林镇有4.3万余亩油茶林,带动300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5000余元。评选树王,就是想让村民深刻认识到古树背后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竹林镇宣传委员蒲祖明介绍。

小小油茶果,点翠成金。近年来,天柱县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壮大并建成全产业链的过程中,采取科学选址、科学种植、科学管护、适度规模复合经营等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油茶林经营水平和加工利用水平,促进实现油茶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天柱县翁洞镇的杨长焕2009年9月创立贵州省永兴科技有限公司,现拥有油茶籽加工及油脂精炼加工厂占地22.3亩,建成3600平方米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茶籽晒场,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3条,获得“一种油茶林基地规范栽培方法”“一种油茶果破壳装置”等实用新型专利5项,每年解决劳动力就业近2万人,是天柱县目前最具规模的油茶精深加工企业之一。

同时,该公司凭借国际食品安全认证的“绿色通行证”,成功打开国际市场。“我们的山茶油借助‘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今年已向东南亚、欧盟等地区销售303吨,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杨长焕向记者介绍道。

贵州恒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油茶研发、良种培育、种植、精深加工、销售、农文旅开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企业。车间里,茶果预处理、压榨、加工、检测、灌装、包装等环节均实现了从油茶果到茶油的智能生产。

“和传统的加工生产线不同,这里的生产车间都是安装了大型密封式加工设备。”贵州恒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占营说。同时,依靠政府支持和技术创新,贵州恒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油茶果“吃干榨净”,除生产高品质山茶油精油,还研发山茶籽洗发水、山茶壳生物除草剂等产品,畅销北京、河北、贵阳等地。

从455年树龄的“油茶树王”到现代化的生产线,油茶产业在天柱县串联起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绿色循环。这不仅有力证明了当地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油茶产业的成功,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如今,43万亩油茶林像一道绿色长城守护着当地的生态环境,现代化生产线让山茶油香飘海外,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双赢。

目前,天柱县已培育出15家龙头企业、66家合作社,建成8个千亩示范基地,千亩村33个、万亩村1个,培育规模加工企业2家,形成了从油茶种苗培育、基地建设、产品加工销售与品牌创建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2024年,天柱县茶籽产量达1.52万吨,总产值达5.48亿元,覆盖4.59万户16.98万人,带动就业近3万人,人均增收超过5000元。

百亩油茶万斤油,子子孙孙不用愁。油茶作为多年生经济作物,综合利用价值高,其盛果期长达几十年,一朝种下,几代人受益。

“几山几岭油茶坡,门口就业欢乐多……”每年到油茶果成熟的季节,村民们一边唱着油茶丰收歌,一边忙着采摘成熟的油茶果。忙碌的身影与漫山遍野的油茶树相映成趣,展现出当地油茶的历史底蕴和优良品质。

如今,天柱县各油茶基地在技术专家指导下,正确选址、准确选苗、科学管理、认真施肥,油茶产业产量及产值均实现了连年增长。

同时,天柱县充分利用油茶林下空间,一地多收、综合利用,实现了油茶林地经济效益最大化。以油茶林为基础发展林下鸡养殖、蜜蜂养殖等配套产业,套种的黄精、玄参、半夏、博落回等中药材,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油茶林下养鸡年出栏数量100万羽。

天柱县林业产业中心主任张志超表示,在“十五五”规划期内,全县油茶林种植面积达到并稳定在45万亩以上,茶籽产量提升到3万吨。利用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政策优势,引导加工企业共同打造“天柱茶油”地理标志公共品牌,支持加工企业线上线下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占有率。

2024年,全州油茶累计种植面积达182.3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32.82亿元,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一,为全州经济与生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在黔东南,油茶不再只是一种作物。它是长在泥土里的生态哲学,更是对“两山”理念最朴素的诠释——好生态,终有好结果。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魏丽萍

三审 杨光能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