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救灾·先锋力量]用行动践行“人民消防为人民”—— 记从江县消防救援大队銮里大道消防救援站特勤一班副班长张井华

2025-08-1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雷刚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韦启悬

6月下旬,从江县遭遇特大洪水,县城多处区域被淹没,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场与洪魔的殊死较量中,从江县消防救援大队銮里大道消防救援站特勤一班副班长张井华挺身而出,这位“90后”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时间回溯到6月23日22时50分,从江县人民政府启动县城防洪Ⅳ级应急响应,全县各级各单位全部进入防汛救灾战时状态。从江县消防救援大队銮里大道消防救援站28名消防员严阵以待,张井华便是其中之一。“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检查救援装备,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作为特勤一班副班长,我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在第一时间响应群众的求救。”张井华回忆道。6月24日3时20分至10时40分,从江县陆续将城区防洪Ⅳ级响应升级至城区防洪Ⅰ级响应。根据安排,从江县消防救援大队銮里大道消防救援站特勤一班7人全部投入到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避险工作中。此时,洪水正以惊人的速度上涨,紧急转移群众的任务迫在眉睫。

11时15分,紧急情况传来:从江县城滨河映象老酒厂至岜沙路段一位60岁左右的老人被困洪水中,河水已淹没一楼,情况十分危急。站长刘志勇接到片区民警的电话后,带着张井华迅速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只见老人所在的房屋已被洪水围困,老人在窗口焦急地呼喊着。“当时根本没时间多想,看到老人身处险境,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把他救出来。”张井华向站长刘志勇提出游泳过去把被困老人带过来。得到站长同意后,他便毅然跳入水中,奋力游向对面。水流湍急,水下情况复杂,但张井华凭借着过硬的游泳技能和丰富的救援经验,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游到老人身边,将老人安全营救上岸,整个过程仅用了10分钟。“当时水涨得特别快,多亏了这位消防员同志,冒着那么大的危险救我。”被救老人激动地说。

13时25分,又一个紧急求救电话打来:从江县海事大楼有7名群众被困。接到电话通知后,张井华与4名队友立即驾驶冲锋舟赶往现场。13时45分,他们成功靠近大楼窗口,迅速营救并转移了1名老人和1名妇女。然而,随着水位快速上涨,冲锋舟无法继续靠近大楼,剩下的5名群众被困其中,情况愈发危急。关键时刻,张井华向指挥员刘泽继大队长提出“横渡救援”方式。得到大队长同意后,他们利用抛投器把绳索送到对面,搭建起绳桥,然后背着3公斤的救援装备,冒着随时可能被急流卷走、被水中杂物重创的危险,在10米紧绷的救援绳上往返穿梭。“横渡救援对体力的消耗极大,每一次往返都像是在与死神搏斗。但想到还有群众在等着我们救援,我就不能停下脚步。”张井华坚定地说。有2名被困群众体重约200斤,这给张井华的救援工作增加了极大的难度。救到第4人时,他感到手臂抽筋了,但他咬牙坚持着。经过103分钟的艰苦奋战,在和队友一起协同配合下,张井华终于将被困的5名群众一个接一个地护送至安全区域。当最后一名群众被救上岸时,他已浑身无力,瘫坐在地上。

在灾情最危急的24小时内,张井华累计参加救援行动26次,抢救被困群众32人,协助疏散转移群众81人。洪水退去后,他没有片刻停歇,又立即投入到繁重艰巨的清淤排险、恢复重建工作中。“洪水退了,但灾后重建工作同样重要,我们要尽快帮助群众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张井华说道。他忘却了连续奋战洪魔的极度疲惫,主动深入受灾最严重的区域。在连续7天高强度的清淤排险攻坚中,张井华几乎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救灾一线。因长时间浸泡在污浊的洪水中,加上高强度劳作带来的持续摩擦,他的双脚严重瘀青、发炎肿胀,但他从未叫苦叫累,始终坚守在岗位上。

在这场特大洪水灾害中,张井华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消防救援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他是洪水中的逆行者,是群众心中的守护者。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时珊珊

三审 宋尧平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