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救灾·先锋力量]交出洪灾大考初心答卷—— 记从江县停洞镇党委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余天英
在防汛抗洪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搏斗的严峻大考中,从江县停洞镇党委以“汛”为令、闻“汛”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科学统筹、精准施策,凝聚起防汛抗洪的磅礴力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6月中旬,停洞镇遭遇连续强降雨侵袭,河水水位迅猛上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镇党委迅速响应,立即召开紧急会商会议,结合镇域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精心部署、科学谋划。迅速组建了由镇党政干部、基干民兵、退役军人等组成的6支“劝导队”和2支“抢险队”,并明确各队伍的职责分工,确保抗洪救灾工作有序推进。
党政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带领各队伍迅速下沉到各自负责的点位。他们对河道、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等重点部位展开“拉网式”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风险的角落。巡查人员严格执行“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的工作机制,无论白天黑夜,始终坚守在巡查一线。他们的足迹遍布镇内每一条沟渠、每一处险段,用脚步丈量着安全的距离。
在排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帮助群众转移停泊在危险区域的船只100余艘,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6万元。同时,在各个渡口设置醒目的警戒线,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严禁一切下河捕捞行为,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从深夜的山路巡查到黎明的河道值守,停洞镇全体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在抗洪救灾的最前沿。
在摆横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随时可能降临。干部们顶风冒雨,齐心协力铺设防水蓬,搭建安置帐篷。他们用肩膀扛起阻断雨水渗透的重担,为村民们筑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应急队伍更是24小时枕戈待旦,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变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加固防汛救灾的安全堤坝,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6月23日23时,气象部门传来紧急预警,洪水仍将继续上涨。接到洪峰应对通知后,镇党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精心安排部署,对各片区防汛工作进行周密安排。全镇党员干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深入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实地察看灾情。6支“劝导队”全员下沉一线,紧急动员沿河群众全面撤离。
“老人家,快,跟我们走!”党员干部们化身“暖心摆渡人”,在漆黑的雨夜,他们奔走在泥泞湿滑的山路河岸,挨家挨户上门动员避险。面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毫不犹豫地俯身背起,将老人们安全转移到安置地点。对于心有顾虑、不愿撤离的农户,他们苦口婆心地讲清风险,用真诚和耐心打消群众顾虑,并帮忙转移贵重物资,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在危急时刻,停洞镇党员干部与火速驰援的县人民武装部基干民兵应急连并肩作战。防汛抗洪期间,全镇累计安全转移群众302户1032人,实现了全镇无一人伤亡的目标,用实际行动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为确保群众夜有所宿,镇党委积极动员避险搬迁群众到亲戚家入住。对于暂无居住点的群众,迅速启用避灾安置点,集中安置了15户77人。同时,调运发放1.4万余件应急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棉被、衣物等,确保转移安置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病能及时医治。同时为安置点群众提供卫生防疫、心理疏导、秩序维护等服务,让群众在安置点感受到家的温暖。
洪灾给停洞镇造成道路中断、电力中断、供水中断,大量农户房屋受损。该镇迅速对接住建、供电、水务、消防等专业力量,帮助群众清理房屋300余间,仅用30小时,就恢复了主干道通行和居民供水供电,让镇内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停洞镇党委班子深知“重建不仅是恢复,更是跃升”。在全力排查隐患的同时,迅速将目光投向产业复苏与长远发展。结合本地产业特色,以重建为契机,完善防洪设施,提升全镇防灾减灾能力。如今,停洞镇的田野上又恢复了生机,干部群众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乡村振兴的工作中。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