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聚焦景区品质提升 持续推进文旅产业升级
近年来,施秉县锚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景区品质提升作为核心抓手,从特色IP塑造到服务体验优化,再到多元业态拓展,走出了一条以“质”破局、因“质”而兴的发展之路。
盛夏,清澈见底的杉木河上,一艘艘漂流艇载着欢声笑语顺流而下,游客们互相打水仗、掬水畅饮,尽享夏日清凉。在施秉,“水”是旅游发展的最大底气,杉木河水质清澈,多项理化指标达到矿泉水标准,可直接饮用。如何让“好水”变成“好生意”?施秉县的答案是:打造“矿泉水上漂”IP。
“杉木河是全国少有的可直接饮用的河流,我们通过水质检测报告、游客口碑,提炼出‘矿泉水上漂’这一概念。”施秉县杉木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杉木河景区经理白浩锫说,其吸引力在于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契合当代人对纯净自然、安全健康的追求,将围绕“矿泉水上漂”IP深挖资源,丰富业态,让游客留下深刻的玩水记忆。
“景区联动”让IP效应进一步放大。在施秉县内,开通景区免费接驳车,推出涵盖杉木河、云台山、氵舞阳河、黑冲等景区的畅游套票,票价优惠50至100元;县域外,与镇远县、黄平县组成“黔东南生态三角线路”,打造区域性漂流品牌,实现游客互补——施秉杉木河接待满员时导流至镇远高过河、黄平野洞河,反之亦然。
如今,杉木河景区周一至周五日均游客约5000人左右,周末高达万人,自驾游客占比高,省外客源也显著增加。广东游客翟紫琪笑着说:“我们一家人特地过来感受漂流,平缓的时候大家互相泼水,特别热闹。这里水清凉,风景也好,玩得很开心。”
“每天至少准备2500条船,做好接待5000人以上的准备。”杉木河景区护航队组长李林阳表示,面对火爆客流,品质提升的首要任务是筑牢安全底线。景区将护航力量科学布防全河段,尤其针对急流险滩。“后半段急流多一些,翻船风险高,我们安排安全员密集值守,有些关键点甚至5到10米就有一名安全员,确保第一时间营救,把游客安全放在首位。”
重庆游客彭彤点赞道:“岸边和急流处守护员很多,安全指数特别高,卫生环境也很好,玩得很放心。”
当夕阳西下,施秉的精彩并未落幕。在白沙井园区,“夜漂”的灯光点亮了山谷的夜。这是施秉县破解游客“白天看景、晚上走人”难题的关键举措。2022年以来,当地着力打造白沙井园区并升级夜漂项目,拓展夜间经济,实现文旅业态的全时段覆盖。
“我们的夜漂项目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结合自然山形、少数民族文化,打造了浪漫夜漂、观景台、观光小火车等主题项目。”施秉县杉木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胜介绍,安全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包括航道亮化、救生保障等,让漂流体验从刺激跃升为梦幻奇遇。
夜漂项目一经推出,便受到游客青睐,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将夜晚的时间留给施秉、住在施秉。贵州仁怀游客付伟带着家人刚体验完夜漂,他兴奋地说:“晚上的漂流特别好玩、好看,看到了炫彩斑斓的夜景,氛围很惬意,一家人都很开心。”
据统计,自2022年运营以来,白沙井园区接待游客约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000多万元。今年,针对年轻人“轻户外生活方式”需求,园区投入900余万元进行升级改造,新增天梯、步步惊心、蹦极、水上拓展等项目,每周还举办捉鸭子、捉鱼、无人机表演等活动。游客白天可进行玩水运动,晚上能围炉烧烤、观赏星空。6月14日开园至今,游客量已达10万人次。
“游客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精不精’。我们将‘景区品质提升’作为核心抓手,围绕‘水墨云山·中国施秉’定位,打造‘山水+苗侗文化’超级IP,完善智慧服务系统,发展康养、研学、夜经济等多元业态。”施秉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许悦群说,品质是文旅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下一步施秉县将重点攻坚淡季引流,打造精品民宿和特色美食名片,深化智慧文旅建设,并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协同联动发展。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杨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