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开幕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开幕式活动现场。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姚宁 摄)
9月16日晚,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与时代同行”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在丹寨开幕。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雒树刚、副主任委员古小玉出席开幕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于杰致辞。省政协副主席、州委书记李建,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李巍,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朱新武,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阳向东,州领导谭海、龙家胜、罗青、王建华出席。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光杰,丹寨县政府负责同志致辞。
王晓峰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不断拓展非遗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其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载体。本届年会立足全国、突出贵州,精心遴选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活力的非遗项目,重磅发布非遗保护年度工作成果,创新展示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典范,高位打造非遗传承发展交流平台,营造了一个与当地民众共建共享的年度盛会,打造一个辨识度高、影响力强的文化品牌,推动非遗走进人民生活。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探索非遗保护传承的有效路径,共同书写让非遗不断绽放光芒的时代篇章。
于杰在致辞中说,近年来,贵州省以非遗保护传承为重要抓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互动,建设了一批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小镇和非遗工坊,打造了“丹寨非遗周”等品牌活动,推动了非遗与国际设计、现代时尚深度融合,贵州非遗正以开放和崭新的姿态赢得世界瞩目。贵州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加强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受李建委托,杨光杰代表州委、州政府和全州人民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作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黔东南州立足“保护为主”、推动“融合发展”、坚持“活态传承”、聚焦“创新传播”,打造了“村超”“村BA”“村T”“村歌”等现象级“村”字号品牌,推进文旅体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保护发展之路。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举办本届非遗保护年会和非遗周为契机,与全国非遗工作者一道,积极探索非遗保护新路径,持续释放非遗赋能效应,深化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努力为展示“非遗里的中国”增光添彩。
开幕式上,雒树刚、古小玉、王晓峰、于杰、李建、李巍等共同启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蓝皮书2025》《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及“特别致敬非遗活动”“最具传播影响力非遗活动”等多项内容。文艺工作者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展示了非遗在当代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有关省(区、市)非遗管理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
据悉,本届活动为期6天,吸引来自全国22个省(区、市)的206项非遗项目、500余位非遗传承人,通过展演、论坛、市集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我国非遗保护成就。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魏丽萍
三审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