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特色农业迎丰收 群众增收有“底气”

2025-09-18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石世艳 顾婷英 雷刚

时下,我州各地特色产业陆续进入丰收季,全州以科技为支撑、以延伸产业链为抓手,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高品质发展,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在镇远县报京乡报友村,200多亩(1亩=0.0667公顷)小米基地一片金黄,村民们正抢抓农时收割小米,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近年来,报京乡通过土地流转推动小米规模化种植,同时积极对接科研院校,引入优质小米品种与科学管理技术,实现小米产量、品质双提升。

据了解,该基地小米亩产约150公斤,预计总收入可达168万余元,带动当地农户户均增收5600元。“今年雨水好,小米长势旺,我种了4亩多地,收了400多公斤。”村民万三妹笑着说。

报京乡党委书记姚伦权表示,下一步将通过精品包装打造绿色小米产品,同时发展小米酒产业、挖掘酒文化,进一步做大做强报京小米产业。

在麻江县谷硐镇兰山村的林下天麻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从土里挖出一个个品相上佳的天麻。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这里产出的天麻品质优良,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今年一共种了600亩天麻,亩产约2500公斤,亩产值能达到10万元左右。”贵州越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闵向阳介绍。

该基地构建了天麻“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通过科学布局、精细化管理,重点培育优质零代天麻种。同时延伸产业链,将新鲜天麻加工成天麻干、天麻片等产品,进一步提升附加值,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锦屏县平秋镇桥问村的200余亩山核桃基地同样迎来丰收,村民们分工协作,捡拾、搬运山核桃,林间一派忙碌景象。近年来,锦屏县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山核桃产业,通过制定标准化加工流程,将新鲜山核桃加工成便于保存的干果产品,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

目前,锦屏县山核桃种植面积已达3.7万余亩,直接带动2万余人增收。下一步,该县计划开发山核桃油、山核桃酥等多元化产品,并结合乡村旅游打造农旅融合新模式,让山核桃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随着产业链的持续延伸、产品附加值的稳步提升,我州各地特色产业风生水起,已成为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压舱石”,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强劲、更持久的动力。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魏丽萍

三审 李明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