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建“大”物流—— 榕江县电商智慧枢纽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周念 聂蕾 杨育森
“以前农特产品这类型的包裹,一天没有几单,现在靠‘村超’出圈带火,加上物流快、成本低,每天光从我们这里发出去的牛瘪就有200件!”榕江中通快递的总经理谢瑞敏语气里满是感慨。
在榕江县,这座曾因物流短板制约发展的县城,正借着粤黔协作的东风,以新媒体电商智慧物流园为支点,撬动物流业向集约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不仅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更畅通了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朝着把榕江县建设成为“湘黔桂区域性综合物流集散中心”的目标加速迈进。
2023年5月,榕江县充分利用广东佛山帮扶黔东南的契机,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榕江县粤黔协作新媒体电商智慧物流园正式开工建设。
“当时实地调研发现,榕江农特产品多、新媒体直播火,但物流是‘卡脖子’短板。主播当天卖的货,得等两三天才能发出去,运费还高。”榕江县粤黔协作新媒体电商智慧物流园董事长李燃燃回忆,正是瞄准这一痛点,他们公司从佛山来到榕江,并在园区规划之初就定下“补短板、建枢纽”的目标。
2024年10月,占地50亩的园区正式投入使用。7栋钢构厂房、1栋服务大楼划分出快递共配、快运物流、仓储商贸、零担及专线物流、新媒体电商、冷链物流仓储6大功能区,如同为榕江物流业搭建起坚实“骨架”。目前,该园区已经吸引县域内仓储物流等32家企业入驻,园区入住率100%,曾经分散在城区角落的物流资源,如今实现了“一站式”集约化运转。
走进园区快递共配区,两条全自动直线分拣机正高效作业,只见快递包裹在传送带上快速移动,经智能识别后精准落入对应格口。“这两条分拣机每小时能处理1.6万票快递,以前快递员不上班就没法分拣,现在操作工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快递员只需到格口装车配送。”李燃燃说。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没入园时,我们租了一间200平方米的私人房子,快递全靠人工分拣。特别是‘双十一’期间,一车车货车到了,房里装不下,只能堆在门口、路边,下雨天更麻烦。”物流园员工谢瑞敏坦言,人工分拣时,每天只能分拣一车的量,后面的货只能堆积,快递员还得帮忙分拣,效率极低。如今,园区不仅补贴了30%的分拣线设备采购费,还只收取低价房租。“现在一条分拣线上10个人就能处理以前20多人的工作量,一车货一个半小时就能处理完,乡镇配送时效比以前提前半天。”
智慧化升级让物流成本“一降再降”。京东快递榕江站站长吴进松感受明显:“入园后,场地规划更标准,分拣、办公布局合理,操作效率提了不少。加上园区物业响应快服务好,运营成本比以前低了近两成。”
目前,园区已入驻顺丰、京东、申通、韵达、中通、极兔6家大型快递企业,快递日均进港量5至6万票、出港量1万票;安能物流、百世快运等快运企业及佛山、成都、重庆等多条专线物流汇聚,让园区货物吞吐量稳定在每日150吨上下,正逐步改变榕江物流“散、慢、贵”的旧貌。
依托物流园的坚实基础,榕江县正以“枢纽化、智慧化”为核心,构建“1个枢纽+2大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现代化物流桥头堡。“1个枢纽”即把粤黔协作新媒体电商智慧物流园打造成多式联运物流枢纽,目前榕江已拥有贵广高铁及厦蓉高速、荔榕高速等4条高速,加上规划中的货运铁路与历史悠久的水路码头,公路、铁路、水运资源正逐步整合,未来这里将成为黔东南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2大网络”则从“内循环”与“外辐射”双向发力。在县域内,园区正推进与5家快递公司共同成立第三方公司,通过“统仓共配”统筹资源,投入16台货车及叉车、货架等设备,打造覆盖“县城—乡镇—村”的三级物流体系,通过“快递+物流+商贸”的整合模式,解决“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乡”的运输难题。在跨区域合作上,重点打通榕江至大湾区的专线物流,此前货物需经贵阳中转至广州,全程1190公里、耗时3到5天,如今专线开通后,750公里路程可实现“当日发、次日达”。“我们目前已经开通了一条大湾区物流专线,计划在11月底前实现每周一两趟榕江直达佛山的货运班车,未来逐步加密到每周三四趟。”李燃燃透露。
物流效率的提升,也让榕江农特产品“出山”之路越走越宽。在榕江做直播带货的助农达人“西瓜妹”熊竹青对此深有体会。时值百香果盛产时节,在熊竹青的水果店里,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新鲜采摘的百香果并进行装箱。
“今天收了1500公斤百香果,下午打包,傍晚就能发走,省内明天上午10点就能到客户手上!”作为与上百户种植户合作的“中间商”,熊竹青的生意离不开物流支撑,“我们现在每天发出去的百香果在一百箱以上,24小时内必发货,重庆、广西等地次日到达。今年百香果行情好,物流快,客户也多了。”
这几年,“村超”的火爆让榕江农特产品走进大众视野,而更为完善和优化的物流网络给榕江群众带来了更加优惠的配送价格。如今,当地多家经济类快递邮寄费用首重价格纷纷下降50%左右,物流成本的降低让榕江的水果、工艺品等特色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助推当地产品乘着物流东风走向全国。
吴进松介绍,当前京东日均进出港单量从之前的1500单涨到2300单,进港多了七八百票,出港的榕江百香果、脐橙、牛瘪等农特产也多了。
“价格下来了,客户自然多了。我现在负责五六个助农商家的快件揽收,这段时间光是百香果每天都要装满两三车皮卡车。”顺丰工作人员张台林笑着说,业绩上去了,自己的工资也涨了。
眼下,物流园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二期占地83亩,将通过建设大宗专线物流枢纽、电商贸易综合服务楼、综合商业展销中心、新能源充电站,辅助配套设施用房以及配套公用工程等,不断夯实现代物流体系基础。”李燃燃站在规划图前介绍道,二期建成后,能满足榕江未来5年物流需求,要打造“公路+铁路+水运”多式联运枢纽,把榕江建成黔东南的物流“CPU”、现代化物流桥头堡。
随着物流产业被纳入榕江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赛道”之一,这座“小”县城正以“大”物流为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