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天下客 共品酸汤香—— 黔东南向全国客商发出“酸汤合伙人”邀请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康莉王金海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一句生动的黔东南谚语,道出了酸汤在我州饮食生活中的不可或缺。随着“村超”“村BA”等现象级活动的持续火爆,凯里酸汤作为“网红美食”迅速出圈,从苗侗人家的日常餐桌走向全国食客的视野。
10月17日,由商务部主办的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南部片区)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我州多家酸汤企业携产品亮相展会,其中,在“黔东南生态优品馆”设置的凯里酸汤专区现场火爆,参展客商品鉴之后称赞连连。
“中国酸汤看贵州,贵州酸汤看凯里”。今天,这碗曾经的家常美味,正作为一项特色食品产业,强劲地走出黔东南。
在2025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南部片区)暨粤黔同心·携手前行广东省农产品推介会上,我州向大湾区市场乃至全国隆重推介了独具魅力的特色产业名片——凯里酸汤,以其深厚文化底蕴、卓越生态品质和强劲产业发展势头,成为会场瞩目的焦点。
我州酸汤产业禀赋优越,发展势头强劲。
交通上,高铁、高速及机场构成立体网络,是贵州对接长三角、大湾区的“桥头堡”。原料方面,拥有47.2万亩(1亩=0.0667公顷)种植基地和多项地理标志、绿色有机认证,保障优质供给。
产业基础扎实,现有94条生产线,年产能超22万吨,产品覆盖全国并远销28省市,培育出“玉梦”“亮欢寨”等知名品牌,形成红白酸汤、鱼酱酸、方便食品及饮料等多元产品线。
标准科研体系完善,构建673项标准体系,建成省级检测与技术创新中心,联合高校推动产业升级。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系统打造“凯里酸汤”公共品牌,2025年已进入上海、四川等地市场,与170余家餐饮门店合作,并携手李锦记等品牌联名,聘任推广大使助力推广。
政策支撑有力,获国家部委及省级多项规划重点支持,州级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和奖补方案,全方位推动产业发展。2025年,全州酸汤生产企业预计增至51户,生产线达100条,年产能达24万吨,全国销售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并在70余个城市开设餐饮店2000余家。
今天的凯里酸汤,传承逾千年,底气十足;面向未来,目标百亿,商机无限。借助本次产销大会平台,黔东南州向全国客商发出邀请:共同深耕这片“黄金赛道”,让这碗承载千年文化的酸汤香飘更远。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龙晓慧
三审 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