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精神融血脉 民族团结谱新篇——镇远县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余天英
“师傅,镇远赛龙舟是在这条河上比吗?”“对!你们坐的游船航线,就是每年端午龙舟赛的赛道!”秋日的氵舞阳河上,游船悠悠,这样的对话时常响起。虽非端午时节,龙舟的印记却已深深刻进这座古城的肌理——岸边旌旗招展,街巷议论不绝,匠人手中精心雕琢的龙头,无不诉说着龙舟情缘。
镇远赛龙舟的最早文字记录见于明嘉靖《贵州通志》:“端阳竞渡,集众搬演剧戏,拽船争先得渡者,是岁做事俱利。”600多年间,这一习俗从未中断。活动中的祭龙祈福、龙游古城、抢鸭子等习俗代代相传。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远赛龙舟不仅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民族传统赛事,更成长为国内精品体育赛事,也是全县参与度最广、百姓最关注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镇远人以龙舟精神锤炼干事创业劲头,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注入活力。
“经费众筹、队员众选、拉拉队众参”的“三众”原则,让龙舟队成为联结各族群众的紧密纽带。每年端午前夕,苗族、侗族、汉族、土家族等各民族儿女因龙舟而聚,有人捐资备料,有人义务执教,有人组织助威。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奔走忙碌。赛场内外那一声声“雄起”的呐喊,既是为选手鼓劲,更是对家乡发展、国家昌盛的深切期盼。
凭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文明城市”的独特底蕴,镇远已成为龙舟赛事的重要举办地。2023-2025年“民体杯”全国龙舟、独竹漂比赛连续三年在此举办,2025年更是迎来第四十一届镇远赛龙舟文化节,加上贵州省首届龙舟冠军赛落户,镇远实现国家、省、县三级龙舟赛事全覆盖,赛事口碑响彻业界。其创新的“民族文化+体育竞技”模式,让龙舟精神从水上竞渡,升华为干事创业、共建家园的时代强音。
走进镇远中学蹴球训练基地,学生们在教练指导下展开精彩角逐,青春朝气扑面而来;射弩训练基地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培育民族传统体育新秀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进龙舟运动职业化转型,并以此为引领,带动射弩、蹴球、独竹漂、板鞋竞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协同发展。
镇远龙舟早已超越单纯民俗,成为带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强大引擎。自1984年起,镇远龙舟队16次代表贵州征战全国赛场,斩获12金6银5铜的亮眼成绩。在2024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镇远籍运动员一举夺得5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尽显实力。
如今,镇远已形成“民族文化+民族体育+旅游+商贸”的良性发展格局。每年端午,龙舟赛事与非遗展演、美食展销、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游客既能观赏龙舟竞渡的激情,又能体验非遗集市、品尝地方美食,民族体育与文旅产业双向赋能,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同时,各族群众通过参与赛事组织、志愿服务和文化展演,在共庆共享中深化情感认同,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
十月的镇远,虽不见龙舟竞渡的激烈场面,但团结奋进的精神暖流仍在古城流淌。这座浸润着龙舟文化的千年古城,正将各族儿女的团结之心凝聚成前行之力,持续唱响民族共庆、体育共享、发展共荣的时代进步曲。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龙晓慧
三审 潘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