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向好发展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黔东南州“十四五”期间民生工作综述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余天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十四五”以来,我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5.4%和8.2%。在就业保障方面,州内不仅稳定约90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更依托特色产业、以工代赈等方式拓展本地岗位,实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随着东西部协作持续深化,助力我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教育发展成效显著,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提升至95%、96%、93%,高考屡创佳绩。医疗养老同步升级,3个县纳入国家医共体试点,托育位数大幅增长,多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老年友好型社区,社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构建起覆盖全民、保障有力的民生安全网。
近日,从江县人社局积极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推动服务窗口前移,组织多支服务队深入社区、乡村及企业,面向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精准宣讲政策。依托“数据找人”技术,提前筛选服务对象,现场解读参保缴费、养老金政策,并提供登记、测算、认证等一站式服务,推广“就近办、上门办”模式,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从江县人社局于近期开展的活动覆盖全县7个重点场所,为800余名群众提供面对面咨询,发放宣传品2400余份,有效提升群众对社保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通过服务下沉、数据跑路,从江县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保障,筑牢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社保服务更加贴近民心、温暖万家。
镇远县“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持续深入基层,赴蕉溪镇开展多场惠民演出,为师生和群众带来芦笙演奏《太阳上苗山》《古城雨巷》及现代节目《广寒宫》等精彩内容。“这项活动每年都在我校举办,每年都能看到新变化、新亮点。通过持续开展这样的活动,对乡村孩子的教育成长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蕉溪中学老师卢朝漫说,该活动连续五年巡演各乡镇、学校,成为传播文明乡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受群众欢迎。
五年来,镇远县“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覆盖12个乡镇,演出超360场,惠及群众9万余人次,形成“季季有活动、村村有歌声”的生动局面。今年还增设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知识问答,实现寓教于乐。镇远县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健全文化惠民长效机制,以文化软实力助推乡村振兴。
“十四五”期间,丹寨县以水务基础设施为抓手,着力提升供水保障与防灾能力。通过新建及改造五里关、排调等4座水厂,铺设管网198.79公里,解决17.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至93%,群众从“有水喝”迈向“喝好水”。
近年来,丹寨县系统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沟防治,防洪减灾能力显著增强,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我们始终把饮水安全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持续补短板、强基础,全力筑牢水安全屏障。”丹寨县水务局党组成员、水务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贺炎炎表示,下步将围绕“水美丹寨”目标,持续完善水利设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支撑。
走进天柱县高酿镇铜鼓水库施工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工人昼夜奋战,大坝已浇筑至725米高程,完成总工程量的近六成。该项目采取坝体与输水系统同步施工策略,力争春节前实现坝体封顶。
“为加快进度,项目团队优化施工组织,采用昼间备料、夜间浇筑的赶工模式,在保安全保质量前提下全力冲刺。”天柱县铜鼓水库项目施工方经理肖胜章说,项目建成后,年供水量达156.9万立方米,可解决1.82万人饮水及1750亩农田灌溉问题,显著提升区域水资源保障水平。
榕江县车民街道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创新推出“一键报警器”智能系统,为75户独居、留守老人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通道。“今年我80岁了,只有我们两个老人在家,社区很关心,给我家安了报警器,万一家里有紧急事情就可以报警给社区帮忙。”车民街道阳光社区居民姚元坤说,社区安装设备之后,大家都更放心了。万一遇险便可以一键求助,社区平台即时显示信息并上门处置,成为老人身边的“守护神”,极大增强群众安全感。
同时,街道开设“四点半课堂”“益童乐园”等公益项目,整合志愿者资源,提供作业辅导、艺术课程等托管服务,缓解家长接送难题,丰富儿童课余生活。车民街道将持续优化服务机制,推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落到实处,营造安心温暖的社区环境。
岑巩县氵舞水街道创新打造“党员先锋·治理义工”党建品牌,建立“8+N”工作机制,组建八类党员先锋队,深入小区开展敬老、育幼、调解、物业服务等志愿活动。通过织密网格、党员报到等措施,引导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有效激发基层治理“红色动能”。
“这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街道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敬老惠民活动130余场,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岑巩县氵舞水街道党工委书记向贤明说,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丰富服务内容,筑牢社区“微阵地”,持续绘就“和美氵舞水”幸福图景。
“十四五”时期,麻江县深化医改,补齐服务短板,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体系。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心内科、儿科获评省级重点专科,神经内科等3个专科获州级立项。谷硐镇卫生院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三家卫生院获评“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基层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乡镇胸痛、卒中单元在全州率先全覆盖,县域检查结果互认全面推行。健康扶贫成果持续巩固,大病救治、慢病签约应覆盖尽覆盖,“先诊疗后付费”执行率100%,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从社保服务下沉、文化惠民普及,到水务设施夯实、“一老一小”关爱,再到党建引领治理创新,“十四五”期间,我州各县市围绕群众关切,实施一系列务实举措,共同绘就安居乐业、幸福攀升的民生画卷。展望未来,我州将继续以民生为笔、实干为墨,在高质量发展中书写更具温度、更富成效的幸福新篇。
来源 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时珊珊
三审 杨光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