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这五年]黔东南:文体旅融合激发新活力 特色工业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5-11-1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龙思全 杨育森 雷山融媒 雷刚

       “十四五”以来,黔东南州坚定不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以“村BA”、“村超”为代表的现象级乡村体育赛事与蓬勃兴起的特色工业,正成为驱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双引擎。据预测,全州今年经济总量将历史性突破1500亿元大关。

    “村BA”火爆出圈 文旅体融合显成效

       终场哨响的瞬间,在黔东南州第五届县际篮球联赛雷山对阵天柱的四强席位争夺战的赛场上,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最后一节比赛仅剩几秒,球员吴昌权投出了超远三分绝杀球,帮助雷山县篮球队成功锁定四强席位。

101.jpg

       “最后两秒拿到球时,脑子一片空白,出手的瞬间心都快要跳出来了!”赛后回忆起那电光火石的绝杀时刻,吴昌权仍难掩激动。而这一精彩瞬间,不仅展现了黔东南本土篮球运动员的精湛球技,更诠释了乡村体育的热血与激情。

       同样,在2025年“村BA”球王争霸赛全国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第一节终场哨响前,广西鹿寨队球员劳宗烨的一记远投三分压哨命中,也将全场氛围点燃,这一精彩瞬间更是展现了乡村体育的蓬勃生命力。

       “当时只剩一秒钟,我果断出手,球进了感觉棒极了!”劳宗烨在赛后难掩兴奋之情。这场历时八天、汇聚全国19支劲旅的乡村体育盛会,仅总决赛单日就吸引近五万名游客现场观赛。赛事期间,台盘村日均游客量持续保持在2万人次以上,“村BA”已成长为黔东南一张闪亮的文体旅名片。

       “村BA”从民间赛事蝶变为全国性IP,得益于黔东南州“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的战略布局。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村BA”的流量正持续转化为发展增量,有力助推台江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全州前列。

102.jpg

       贵州台江体旅融合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陶国华表示:“‘村BA’实现了从出圈到出彩再到出新的跨越。未来我们将从赛事、市场、演艺、旅游、直播、文创、体育七个维度持续运营,结合全县45个传统村落、14项国家级非遗和六大节庆活动,打造‘跟着村BA游台江’主题线路,将优质资源转化为特色旅游产品,让更多游客因‘村BA’爱上台江来到黔东南,深度体验当地文旅魅力。”

       今年10月中旬,升级版的贵州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在榕江县启动,赛事范围从榕江扩展至全省88个县(市、区)。数据显示,“村超”举办以来,榕江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240亿元。2024年,依托“村超”品牌优势,该县累计新增招商项目产业到位资金超过14亿元。

       目前,黔东南已成功培育“村超”“村BA”“村T”“村歌”等一批特色文旅体IP,全网累计浏览量突破2200亿人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字号”品牌矩阵。

    特色工业强势崛起 “工业强州”战略结硕果

       在文旅产业欣欣向荣的同时,黔东南州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州”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工业经济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103.jpg

       在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的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光伏玻璃生产线全速运转。智能化设备精准完成玻璃加工与检测,一片片高透光率光伏玻璃沿传送带有序下线,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光伏玻璃生产线年度计划生产7800万平方米,截至9月已完成5800多万平方米。”公司光伏玻璃生产线副总经理姜国维介绍,“今年4月,公司利用16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空间,铺设了3.32万块光伏板,建成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正式投用,年发电1600余万度可满足园区用电,实现了清洁能源高效自给。”

       此光伏项目的落地,达成“零碳园区”建设的实质性突破,为园区绿色发展树立标杆,也为后续探索“光伏+储能”模式,优化园区未来能源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能与效益的双提升,源于企业持续加大的科技创新投入。这家从单条浮法玻璃生产线起步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与专利引进相结合,实现了从原材料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升级,产品覆盖珠三角、西南三省及湘桂等广阔市场。公司总监廖凌春表示:“我们正计划再建设两条日产能1800吨的光伏玻璃生产线,进一步做大做强光伏玻璃产业。通过‘十五五’规划,力争使产品在市场上拥有更大话语权,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05.jpg

       黔玻永太的快速发展,是炉碧经济开发区打造产业集群的生动缩影。作为黔东南的百亿级园区,该开发区以玻璃制造和铝加工为主导产业,紧扣“富矿精开”原则,持续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已吸引近20家玻璃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

       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磊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家电玻璃、玻璃纤维等新兴产业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补足产业链、丰富产业业态,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8月,该开发区64户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4.23亿元,同比增长15.32%,其中玻璃制造产业产值达16.09亿元,同比增长13.66%。

       从火爆出圈的“村字号”IP到快速崛起的特色工业,黔东南州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三五”末的1191.52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1432.38亿元、年均增长4.4%,预计今年经济总量突破1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魏丽萍

三审 蒋丽薇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