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各地掀起秋冬种热潮
稻谷归仓,寒意渐浓。眼下,我州各地抢抓秋冬农时,以技术指导、物资保障、模式创新为抓手,扎实推进油菜、羊肚菌等作物种植,让冬闲田变“增收田”,广袤田野上处处涌动着秋冬种的热潮。
天柱县远口镇组建油菜种植专项指导组,深入黄东、大样等主产村开展“点对点”技术服务。指导组人员在田间现场示范,结合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围绕“育苗-移栽-管护”核心环节细致讲解。针对选种难题,技术人员展示“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抗病性、出油率对比数据:“这个品种出油率比普通品种高5%,抗病性也强,适合咱们这儿的地块。”为解群众后顾之忧,技术人员划定“示范育苗区”手把手教学,留下联系卡承诺“有问题随时找我们”,还协调农资点优先保障种子、磷钾肥供应,通过微信群推送技术短视频,挑选种植能手担任“技术联络员”,让技术服务全程在线。
三穗县长吉镇的田间地头更是一片繁忙景象。贵秧村羊肚菌基地里,工人们拆包、运种、洒水,有条不紊地投放菌种。“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统一技术标准和管理,已带动周边11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基地负责人黄冬梅介绍道。正在务工的村民粟周兰边干活边笑着说:“土地流转有租金,在基地干活每天还能赚100多元,既能照顾家庭又有收入,非常满意。”与此同时,赤瓦、司前等村的连片油菜地里,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抢栽油菜苗。“镇里推广的‘庆油3号’出油率高,加上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我今年种了320亩(1亩=0.0667公顷),预计能收64000公斤油菜籽。”种植大户费天坤信心满满。
麻江县贤昌镇以“三送”服务护航秋冬种。提前统筹调配物资,累计发放优质油菜种子620公斤、有机肥120吨,降低农户成本。农技骨干组成服务队,深入田间开展苗情、墒情调查,举办6场现场培训会,培训农户超200人次。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在高枧村建成6亩油菜育苗基地,可满足400亩农田移栽需求,切实解决“种什么、怎么销”难题。
锦屏县铜鼓镇抓住降雨后土壤湿润的有利时机,全力推进油菜苗移栽。针对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人工育苗效率低等问题,该镇在嫩寨村、铜鼓村设2个集中育苗点,占地20亩,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全程做好选种、育苗服务,培育的优质油菜苗免费发放给农户。“我今年准备种15亩油菜,下种时天气太干担心长不好,看到村支书通知能免费扯苗,心里才踏实了。”铜鼓村村民张大清背着装满菜苗的背篓笑着说,早早赶来的他正忙着移栽,确保不误农时。
当前,我州各地秋冬种工作持续推进,“稻油”“稻菌”轮作让土地焕发生机,免费育苗、订单农业等举措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全州上下以实干抓实秋冬种,为来年粮油稳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夯实基础,让每一块冬闲田都成为乡村振兴的“希望田”。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龙晓慧
三审 冯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