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厚植基层民主根基 推动全州社会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杨帆
2025年,在中共黔东南州委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常委会悉心指导下,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州委中心工作,聚焦“一要点四计划”的社会建设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基层民主法治为根基,以民生改善为目标,切实履职尽责,扎实推动全州社会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条代表建议巧解‘村BA’难题”、“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四力’破解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督难题”等工作经验信息先后在《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人大论坛”等国家级、省级及州级主流媒体报道。
坚持政治引领,把准社会建设领域新方位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根本保证。州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和“五级联动”学习机制,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主动将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纳入州委工作大局中去谋划推进,主动加强与“一府一委两院”的沟通协调,找准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年来,根据州委工作安排,通过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助推全面完成全州1945个50户以上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水改”,保障饮水安全,完成16.73万户农户“电改”,改善用电条件;完成从江县孖温大桥、榕江县乐乡大桥等多座“渡改桥”工作,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通过开展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监督,助推完成全州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15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900余人;通过开展对“一年三问”工作的监督,助推完成10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退役军人安置率达100%等23项年度监督工作。特别是在今年6月,我州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指导和黔东南州委坚强领导下,在全州各族人民及各级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紧急转移避险19.22万人,紧急转移17.22万人,成功应对15轮强降雨天气过程。期间,榕江更是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实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恢复,2025年首届“村超”全国赛得以如期开幕。
深耕基层民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州人大常委会坚持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各环节,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加强法治保障,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州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持续完善基层治理法治体系。一是积极协助上级人大开展立法及调研。一年来,先后协助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到黔东南州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协助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到黔东南州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一法两规定”、未成年人“两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开展《贵州省工会条例(修订草案)》立法调研,劳动就业和体育工作调研及督办代表建议。积极协助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到黔东南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调研。二是精准立法破解难题。
针对农村消防安全这一民生关切,州人大常委会持续推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修订草案)》审议报批工作,以法治力量筑牢农村消防安全屏障;针对苗侗医药这一民生急切,持续加强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医药侗医药发展条例》立法修订的必要性开展调研,为传承创新苗侗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法治动能;针对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这一利民实事,持续加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隆里古城保护条例(草案)》立法修订调研和西江千户苗寨保护等立法调研,为守护黔东南民族瑰宝夯实法治根基。
积极创新实践,绽放民主幸福之花。一年来,“村字号”系列文体旅融合活动持续火爆出圈,这不仅是群众文化体育的盛会,更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一是民主决策凝聚共识。赛事怎么办、规则怎么定、资金怎么用,全部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等形式,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2025年,在首届“村超”全国赛事筹备中,对来自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51支参赛球队,组委会有针对性地召开32次群众议事会,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最终形成的竞赛规程、奖励办法、氛围营造等都充分体现了村民的共同意愿。二是民主管理激发活力。坚持人民主体、人民主创、人民主推、人民主为是“村字号”系列文体旅融合活动持续火爆出圈的根本原因。2025年,在台江县举办的“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期间,为更好服务来自省内外的195支球队,组委会民主推选产生128名赛事组织者、邀请45名裁判员和监督员全程参与赛事管理,确保每一次判罚、每一个环节运作都公平民主。三是民主参与汇聚力量。2025年以来,凯里“村T”持续受到群众及游客追捧,在吸引来自美国、法国等25个国家的艺术家、设计师参演534场次活动中,从赛事策划到场地布置,从评委选拔到后勤保障,群众自发组织、自愿参与、自发推广、志愿服务达10万余人次,以“零距离、零门槛、零限制”模式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共划,构建起“文化—旅游—消费”完美闭环。
聚焦民生关切,推动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
州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推动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履职重点,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州人民。一是社会保险工作持续推进。连续两年对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开展调研,推动补齐州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和县级匹配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资金缺口,160.52万名参保对象实现全部参保,2408个村(社区)实现“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覆盖,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10个事项全部完成。二是殡葬服务工作稳步实施。督促州县民政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截至2025年10月,全州取消和合并收费项目176项、降费134项,殡仪馆平均治丧费用由整治前户均3981元下降到2483元、降幅38%,完成4个经营性公墓成本核算和降价工作,并按不超过5档价格区间定价,新增公益性墓穴1072个,城市经营性公墓价格由原来的最高13.98万元/穴降到现在最高4.98万元/穴。三是义务教育工作扎实开展。紧扣“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收官,持续强化监督,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扎实推进。截至2025年10月,全州义务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得到全面加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6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我州麻江县率先被列为全省3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之一,2025年底将接受国家评估。四是代表建议办理有序落实。2025年,共涉及社会建设领域督办代表建议101件,从代表满意度评价的结果来看,满意件为97件、占比96.04%,基本满意件4件、占比3.96%,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得到有序有效落实。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龙晓慧
三审 冯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