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全会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在黔东南州引发强烈反响

2025-11-2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余天英 雷刚
101.jpg

       连日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在黔东南州各地各部门引发强烈反响。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纷纷表示将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地方实际找准发力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工作的实际成效,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黔东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学习全会报告后深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抓手。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为地方经济注入持久动力。”锦屏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龙正煊表示,将深入挖掘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先进典型与经验,持续擦亮“贵人服务·锦快办”品牌,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同时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做到“有难必帮、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园区配套,以更优营商环境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为锦屏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全会明确,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领域工作、统揽全地域实践、统揽全链条管理、统揽全要素配置。台江县发改局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唐军说,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引领,精准对接全省总体要求,调研论证重大战略任务与工程项目,提升规划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立足资源禀赋,做强铅酸电池、酸汤产业,完善“2+2+1”农业特色产业体系,以“村BA”为契机提质文旅产业;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十五五”重大项目库,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意见,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麻江县以产业振兴为引领,聚焦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推进,让全会精神落地生根。麻江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康海表示,将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持续壮大蓝莓、酸汤、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产业就业联动发力,促进群众稳定增收,为贵州“十五五”现代化建设夯实县域基础。  


       全会明确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丹寨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肖高琪表示,将科学谋划林业发展新蓝图。重点推动全县村庄绿化覆盖率提升至55%,实现乡村从“绿起来”到“美起来”的转变,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同步推进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工程,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67%以上,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将培育2个以上知名林业品牌,推动林下种养殖、采集加工多元化发展,打造精品森林旅游线路,力争游客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旅游综合年收入突破1亿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林业动能。 


       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天柱县教育局局长杨光玖表示,将锚定教育优质均衡目标,按“以县统筹、改造薄弱、优质均衡”要求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化解“大班额”问题,新建、改扩建高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县管校聘”制度,动态调整编制,推动优质师资轮岗交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普职融通,不断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筑牢教育惠民根基,让全会精神在教育领域落地见效。


       “全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建强农村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基层发展合力。”镇远县报京乡党委书记姚伦权说,将依托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非遗传承,做强“三月三”文化品牌,推动芦笙、刺绣等非遗技艺产业化。积极探索“党支部+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切实把民族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硬支撑”,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让社区工作者倍感使命在肩。施秉县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兴珍说,社区作为民生服务最前沿,将聚焦居民急难愁盼,建立“居民需求清单”,重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服务供给、停车位增设等民生实事,搭建就业帮扶平台,联动企业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


       “全会就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出重要部署,这让我们对发展百香果产业的信心更加坚定。”从江县七香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石国辉说,将着力加强优质苗木的培育工作,通过合理调控水、温、肥、药等科学管理措施,精准引导苗木生长,确保每年能培育出200万株以上的无毒优质种苗,为从江百香果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有力助推从江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龙晓慧

三审 冯哲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