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走基层看落实]黎平县龙形社区:“六级治理”赋能小社区书写民生大文章

2025-11-24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吴庭培 通讯员 张明辉 姜继锋 雷刚

在黎平县龙形街道龙形社区,一个容纳了来自全县26个乡镇、1585户搬迁群众的大家庭,正通过一套独特的“六级治理”体系,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细落实,让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走进龙形社区,一幢幢楼房整齐排列,楼宇间是整洁的道路与点缀其间的绿意。小区居民有的在球场里悠闲地遛娃,有的坐在广场的石椅上闲话家常,大家脸上都洋溢着舒心的笑容,呈现一派安居景象。七年来,这里的人们不仅实现了从村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更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探索出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就业为根基、以服务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新路。

“安居”之后,“乐业”是头等大事。龙形社区构建了“社区‘两委’+就业服务中心+劳务合作社+搬迁群众”的四级就业服务体系。通过主动“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社区将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社区的领导知道我要找工作,就把我介绍到家门口这里来做事,又得带小孩又有事做,感到很开心很满意,现在也跟城里人一样。”正在社区里的贵州依尔丹皮具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宠物挂件加工的陈四梅高兴地说。

除了引进8家就业帮扶车间,社区还积极链接众城、黔灵女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设电工、育婴员等专业课程,帮助居民提升就业竞争力。“之前我在浙江那边上班,一起上班的同事他们有电工证的工资都比我高,我回家的时候社区工作人员跟我讲在职业技能学校培训有拿电工证的机会。”正在学习电工知识的王庆华告诉记者。

精细化的治理,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架构。龙形社区创新构建了“街道驻村-社区‘两委’-片区网格-楼栋长-小组长-社区居民”的六级社会治理体系,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每个单元。“我们通过划分‘微网格’、建强‘微组织’,让党员干部沉到楼栋、扎根群众,整合物业、志愿者、驻区单位等多方力量,把矛盾调解、政策宣传、便民服务送到家门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龙形社区党委书记李长珍介绍说。

治理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龙形社区通过采取“诉求收集—分类处置—跟踪反馈—长效机制”闭环管理,及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我们先后创建了临时共享摊位,开设了多彩公益课堂,新增了划线车位与新能源充电桩,解决了群众家门口就业难、假期孩子‘看管难’、‘停车难’等问题。”李长珍一脸自豪地说。

生活富足,精神也要丰盈。社区定期举办全民运动会,篮球、拔河、套圈等项目深受欢迎。一场场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增进了邻里感情,凝聚了社区认同感。“跟搬迁上来的兄弟们一起打篮球氛围比较好,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些活动搞好,把来自各个乡镇的朋友们聚在一起,就像是一个村寨一样,我觉得非常好。”从黎平县大稼乡搬迁到龙形社区的杨海林表示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从精准就业到六级治理,从“小车位”到“公益课堂”,龙形社区用一个个具体的民生实事,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们会持续深学细悟全会精神,通过深化数字赋能,让社区服务更精准高效;不断壮大社区共治力量,让治理更有活力;持续补齐民生短板,把养老、托幼、环境治理等实事办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社区更宜居、群众更幸福,以基层善治的成效践行全会精神。”李长珍表示。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潘雪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