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悟强担当 奋进实干开新局——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在黔东南州引发强烈反响

2025-11-24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余天英 雷刚

101.jpg

       连日来,黔东南州各地干部群众各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元渠道,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精神,热烈反响持续激荡。大家一致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行动纲领,紧扣“十五五”发展蓝图,扛牢责任担当,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篇章。 

       “此次全会提出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为职业教育指明方向。”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曹庆旭表示,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扣“十五五”规划和全省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破解“合而不深”难题。通过强化“五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双师型”师资能力,增强服务发展适应性,在促进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中彰显担当,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全会明确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业态深度融合,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台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姚登科表示,将深化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实施,聚焦“一赛三节两核十寨”布局,推动民族文化、非遗技艺与乡村旅游、赛事经济深度融合。以“村BA”IP为牵引,将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带动特色农业、民宿餐饮、文创产品协同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服务品质,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玩得好”。 

       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大才表示,将深学细悟全会精神,紧扣“十五五”规划纲要,锚定“文化铸魂、旅游赋能、融合提质”核心目标,聚焦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主线。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赋能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多彩贵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锦屏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杨柒莲说,将深化民族文化、木商文化等资源的系统性保护与开发,创作特色文艺作品,推动非遗产业发展。紧扣全会产业融合部署,促进文旅与特色农业、体育、工业跨界融合,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推进重点项目落地,打造文旅IP品牌,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注入动力。 

       施秉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舒忠义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世遗地+文化+体育”融合路径。围绕“水墨云山・中国施秉”IP,办好龙灯展演、独木龙舟节等特色活动,推动云台山与㵲阳河景区串联成“半小时旅游圈”。搭建智慧服务平台,挖掘非遗与红色文化,打造优质文创产品,开展景区乱象专项整治,规范经营管理,让游客“行住食游购娱”全程舒心,以文旅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是我们践行新时代治水思路、聚焦‘水安全’与‘水和谐’的核心举措,更是落实全会关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具体行动。”天柱县水务局局长杨光乐表示,该县科学谋划总投资超48亿元的50个水利项目,重点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及全流域系统治理。着力构建完善水网体系,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利支撑。 

       雷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李文豪表示,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与雷山发展定位高度契合。近年来该县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圆满完成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建设任务,与凯里市建立横向流域补偿机制,推广生态信用积分运用场景,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上探索出“雷山模式”,为美丽贵州建设贡献雷山力量。

       全会提出,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多彩贵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培育文明新风,加强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利用,培育“村字号”品牌集群,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扩大多彩贵州文化影响力,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

       麻江县深耕群众体育路线,探索“体育+”融合发展路径,让全会精神落地见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谢锦贤表示,麻江县曾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这份荣誉属于所有从业者。近年来该县通过夯实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品牌赛事IP,让体育成为展现贵州活力的窗口。下一步将紧扣全会精神,推动群众体育与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培育“村字号”体育品牌,以赛事引流带动乡村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镇远县江古镇镇党委书记何坤均说,将带领全镇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融入省州县发展大局,结合“生态畜牧+特色种植”布局,做强以肉牛、烤烟、茶叶为主的“一村一品、多业共兴”产业体系。借助“玉镇高速江古互通”建设契机,依托高山富氧、产业兴旺等优势,打造乡村旅游样板点,建设农文旅融合示范标杆和宜居宜业宜游新家园。

       榕江县两汪乡空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松伟表示,全会提出的“统筹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文旅融合”是村子发展的“金钥匙”。他将带领村民升级15栋特色民宿,串联茶叶采摘、非遗体验项目,借力“村超”流量做大农文旅蛋糕。完善茶青交易市场配套,用好物流专线降低运输成本,让高山茶叶卖得更远,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将把全会部署与党支部工作深度融合,立足本村资源禀赋,通过组织党员深学细悟,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生态、文旅优势转化为群众增收实效。”岑巩县思旸镇龙江村党支部书记向先余说,将进一步强化党支部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擦亮“守望朝夕”党建品牌,通过7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潘雪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